贾珠闻言顿感好奇,遂又问道:“这般说来我倒很是好奇,可知这侯二少爷跟了柳三少爷素日乃是清高绝俗之人,向来不好相与打发。只不料她妹妹竟能和你们处得如此融洽,真乃奇事。你们方才均在那屏风后窥视二位爷的容貌,如此依妹妹看来,这柳氏兄妹可是如传闻中那般相像,柳姑娘性子又如何?”
黛玉听罢则沉吟着答道:“依我看来,既像又不像。”
贾珠又问:“此话怎讲?”
此番未及黛玉作答,便听探春从旁率先说道:“我倒很是欣赏柳姐姐的豪气呢。这般说罢,单就眉目而言,她跟那柳三少爷倒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柳少爷到底是男子,身子又弱些,容貌显得清腴疏淡,不及他妹妹那般芳姿华艳。若单就柳姐姐个人而言,她是既有宝姐姐的莹润雍容,又有林姐姐的袅娜风流,还有云妹妹的英气豪爽,可谓是才色兼备矣。”
煦玉则道:“何以看出她胸有别才?”
探春答曰:“便是之前我们在潇|湘馆中行令联诗,便知她是个不凡的。”
煦玉闻言更是兴味顿生,将手中的撰扇猛地收拢,追问道:“方才你们亦曾行令联诗?快写与我瞧瞧。”
一旁黛玉闻言只得率先起身将方才的联诗誊录下来,交与煦玉瞧了,只隐去了芷烟最后所作两句犯了珠玉二人名讳的诗句。煦玉阅罢,惟喜钗黛二人所联两句并了芷烟个人所作那一联句,其余便只道是平平,未有甚出彩之处。
其余众人自是知晓林大才子眼高于顶,欲得他一赞乃是万分不易之事,遂闻罢此评价亦无甚在意。只探春听罢心下却暗暗不服,只因之前行令她因了迎春之言无法发挥,未尝尽兴,只道是自己之才未得进一步施展,很是遗憾。暗自忖度片晌,遂开口说道:“今日行令,我只觉咱园中众姊妹皆是巾帼不让须眉,便是较了宝哥哥亦不逊色了去。如今大伙儿搬入园中,园里风光正好,不若此番将大伙儿集结起来,咱们也在园中结个诗社,既能令众姊妹得以各显其才,又不令了园中楼台亭阁、风草月松虚费了,岂不是雅事一桩?”
探春此言一出,煦玉便率先叫好。贾珠见状不禁哑然失笑,暗忖曰此番有煦玉从中掺合一阵,这姊妹们谁还敢任意施展。遂忙不迭说道:“此主意甚好,园中姊妹们再加上一个宝玉,正可近水楼台,玩得尽兴些。你们有甚难处尽可寻了我与你林哥哥相助,大可为你们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为你们做个东道。”言毕又从煦玉身后对了探春并黛玉做那口型:放心,你们尽管自己玩个高兴,我负责将大才子带走,劝他莫要掺合。
探春见罢倒也安下心来,遂说道:“如此便也讲好了,待我回去之后再给爷们姑娘发那帖子,选个日子邀请各位入社。”
众人闻言皆是赞同。
此事议毕,众姊妹又聊了几件别事,随后便各自归去不提。
却说宝玉终日在园中与了姊妹相处,久而久之亦有腻味之时。他身边的贴身小厮茗烟见状,为令宝玉高兴,在外间书坊中买了许多古今传奇、小说、外传并艳史之类的闲书,供宝玉阅读解闷。宝玉从前何尝见过这些读本,此番见了,自是视为珍品,一见之下便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一旁茗烟千叮万嘱曰不可将这些书册带入园中,然宝玉哪里舍得不带进去,遂便挑了些不那般粗俗直露的几本带了进去。
某一日用过早膳后,宝玉携了一本《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的桃树下坐着,将那书展开又重头细读。正读得如醉如痴,浑然忘我之时,不提防从头上忽地伸出一只手,手型优美,骨节分明,同时伴随着一个声音在道“在阅何书,与我看看”。宝玉乍闻这话,尚未回过神来,只浑浑噩噩地将头抬起,却见站在自己跟前之人正是贾珠与煦玉,方才询问自己之人乃是煦玉。宝玉见状已是大惊失色,亟亟地立起身,下意识地便忙不迭将手中书册往身后掩藏。然只见跟前二人一动不动地立于自己跟前,宝玉无法,自知糊弄不过,只得战战兢兢地将身后之书恭恭敬敬地交到煦玉伸到自己眼前的手上。煦玉接过一看,见是《会真记》,惟笑了笑,随后便掀衣往了宝玉先前所坐的石凳上坐了,随手翻看,一面问道:“读到何处了?”
此番宝玉正面红耳赤心惊胆战地侍立在旁,闻罢这话只得头皮发麻地答道:“已、已通读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