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次见面

姜文远态度很温和:“哦?身有功名?可曾中举?”这个年岁如果真的已然中了进士入朝为官,那肯定也算得上大新闻了,朝廷发的邸报少不得得添一笔,他不可能不知道。

“学生鲁钝,只在国子监读过两年书。”赵东篱有些赧然,他其实不算有功名,却也可以以读书人自居,说到底,还是因为投了个好胎。

看这年轻人没说自己有什么功名,姜文远哪里还不明白,怕不是国子监的恩荫生,要么是高官之后,三品以上可以直接进,要么交足了银子。

以这个年轻人的谈吐气度,大约是前者。

不是姜文远看不起出身卑微的人,而是只有百年大族,才能真正培养出这种气质,居移气养移体,这叫底蕴。

什么时候安庆府来了这么号人物?姜文远眼珠子一转,想起件事来。

月前观月楼的人,曾差人送来份颇厚重的礼物,明言是主家定国公府的谢礼。

谢谈不上,那是人家找的名目。重点是观月楼敢来自报家门,必是幕后主家授意,恐怕是有定国公府的人过来了。

他试探着道:“赵公子何必自谦。观你言行谈吐,可甩我家那不争气的臭小子好几条街。”

赵东篱脸上笑意未变,心下一哂,果然当官的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姜通判居然猜出了自己的身份。

“大人谬赞了,学生如何与令郎相比,听闻他已然中了举,想必明年春闱,肯定要搏上一搏。学生连个秀才都未中,惭愧、惭愧。”

赵东篱这等于变相承认自己的身份。

姜文远一听,对他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他不是自己要找的凶手,第一个女子失踪的时候,他应该还远在京城,因此说话便多了几分随意。

“听属下人报,赵公子与一名女子似有纠缠,不知可否将前因后果与我说一说,实不相瞒,最近府城内有些不太平,此事不知是否有关联。”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赵公子随我来,吃杯茶,慢慢说。”

“大人叫我东篱吧,赵公子听着怪生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