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空的成长倒是超出我的想象。当年我前往绥川时,他还是个在宗族筵席上腼惧不言语的弱冠少年。如今口诛笔伐,倒是犀利了很多。”
“你还有心思夸赞你的政敌。”
沈约对卫袭笑了笑。
被沈长空纠缠上的人多少得脱一层皮,沈约却镇定自若,似乎早有防备。
“孙允的审谳不可中断,否则沈长空的气焰必定更盛。但说到底,他所代表的是沈家,是你的宗族。面对血浓于水的宗族,你能行吗?沈约。”
沈约并没有被触动的激昂,也没有对奸佞不屑的鄙夷,一如当年在危情时刻,自告奋勇前往绥川查军资大案时一模一样。
面对终极险阻,她依旧处之泰然,心深似海。
“微臣生于沈家长于沈家,最是明白沈家的所作所为。生死富贵由天择,方正贤良自我定。微臣明白该怎么往前走,不愧君心,不愧吾心。”
卫袭心里的一团火被沈约的话点燃,不由感叹。
这些年澜吴沈三家出了不少能人,而三家年轻一代择选道路,竟是截然不同。
第315章
无论沈长空怎么弹劾, 奏疏如何如雪花一般飞到卫袭面前,早朝之上他又是怎样联合群臣给卫袭、沈约施压,卫袭都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敷衍过去, 而沈约不与任何人辩驳、争锋,一颗心沉在审谳孙允之事上。
天子不开口,谁也没法真的动沈约。
可沈长空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天子这是不顾及自己的名声也要力保沈约是么, 那么沈长空便遂了她的心愿。
沈长空联合言官,大举向卫袭施压, 同时在民间散布天子无道,深闭固拒不听劝谏的言论。
沈长空十分狡猾,并不拿刚刚“剿匪”而归的沈约做文章,而是将枢密院所做的事一一点出,将重点落在石如琢身上, 指责石如琢吉网罗钳凶残成性, 而当今天子纵容酷吏, 罔顾人命。
一时间博陵府内舆情发酵,更多的奏疏纷至沓来,卫袭无论是在早朝还是在省疏殿, 都会被言官追着上奏。
言官不因言获罪,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卫袭自然拿言官没办法。
不过惹不起还是躲得起的, 卫袭难得当了一段时日懒惰天子, 躲在凤华宫和童少灼、晋安公主天伦叙乐,不理朝事。
早朝连着十日没举行了,内侍省告知百官,入秋之后寒潮猛烈,天子不小心得了风寒, 这些日子不宜上朝。诸君奏疏可以先送至省疏殿,等陛下身体好了之后再做定夺。
即便言官再厉害再肆无忌惮,后宫是绝对去不得的,除非脑袋不想要。
言官们气急败坏,卫袭却卸下一身晨兴夜寐的疲惫,好好放松放松。
不必理会言官们的唇枪舌剑,只在凤华宫看贵妃舞剑,听小公主习文,骨头缝里这些年吹进的灰都被清扫得一干二净,前所未有的舒心。
而沈约和阮逾对孙允的审谳终于有了突破。
孙允禁不住沈约和阮逾老辣的手段,渐渐扛不住。
沈约许诺他,若是从实招认,他孙家上下可以从轻发落,天家也会保证他家人不被报复,而孙允这条命也可以给他留着,将他流放至澜家找不着的地方。
提到“澜家”这两个字,便是给孙允最大的暗示。
既然知道对手是澜家,还敢这样许诺的,的确只有天家了。
孙允在西南的日子里,一直和佘志业藏在澜仲禹的羽翼之下,自然也亲眼目睹澜仲禹是如何被击溃的。
如今皇权日益壮大,麾下奇才辈出,澜家丢失了西南便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或许这天是要变了,澜家日薄西山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