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焕抚平衣袖上的褶皱,看着欲言又止的荀 又是一声叹息,他如今已经身在局中,记住和记不住又能有什么区别,左右局势已经变的和史书上记载的完全不同,就算现在把史书放到他面前任他翻阅,能起到的用处也没有多大,反倒容易让自己被局限住。
算了,现在这样就很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算一步,能走到哪儿是哪儿。
原老板心态非常好,笑吟吟看着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荀 ,大概能猜到这人想说什么。
小皇帝如今在邺城,更改年号不是小事,能让荀文若纠结成这样,无外乎怎么对待小皇帝这一件事。
天子毕竟是天子,太严苛了他心里过意不去,给朝廷太多权利他心里还是过意不去,平日里忙起来顾不得想这些,现在要过年了难得清闲,正好小皇帝又要换年号,后知后觉想起来可不又开始发愁了吗。
太过理想主义最后折腾的还是自己,不知道他们家荀别驾这次能纠结几天。
如果在荀 刚来身边那些天遇到这种情况,原焕或许还会跟着担心,现在却是完全没有跟着担心的必要,他不光不担心,甚至还有心情在旁边看热闹。
小皇帝在洛阳时被人胁迫,在长安时也是身不由己,在别的地方吃穿都得不到保障,来邺城能重建朝廷对他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
有行宫可以住,有人安排日常起居,有人提供朝廷花销,空架子朝廷没有实权,但是他们不能说原焕对不起他们。
如果没有邺城让他们落脚,天知道他们现在会沦落到什么境地。
他们在长安的时候,只一个关中就治理的乱七八糟,现在虽然掌权的是邺城官署,但是至少名义上大汉十三州有大半数都听从朝廷的命令。
冀州、兖州、豫州原本就已经在原焕的掌控之中,如今再加上司隶关中一带,他们直接控制的地方已经占了大半个中原。
青州、幽州名义上在别人手中,但是一旦邺城这边有动静,以士孙瑞和公孙瓒的本事根本挡不住冀州的大军,更不用说青州的兵马本就归原焕手下的将领掌控。
并州那边袁绍还忙着和匈奴、乌桓抢地盘,中原乱,乌桓、匈奴也乱,上谷一带的乌桓部落零零散散,首领难楼号称能指挥九千多个部落,辽西乌桓不甘示弱,号称能指挥五千多个部落,和这些相比,辽东、右北平那些只能调动几百个部落的乌桓首领似乎不值一提。
乌桓大小部落数以万计,大部落几百上千人,小部落只有几十个人,匈奴和他们差不多,北边胡人聚族而居,部落和中原的村子类似,又不太一样,村寨的族老乡老要听官府的命令,部落首领一旦觉得上头的大首领靠不住,卷了铺盖就能带着族人跑远。
游牧部落本就逐水草而居,不像汉地百姓有固定住处,草原那么大,只要不怕死,想跑到哪儿都没人管。
小皇帝在长安时,政令可能传不出长安,可是现在皇帝诏书自邺城往外发,走不通路被堵回来的情况大大减少,只要不想背上造反的名声就不能再对朝廷的政令视若无睹。
如此一来,徐州、扬州、荆州也勉勉强强算是能联系上。
益州不算,益州是真的道路不通,只要张鲁把路堵死,除非能飞不然谁都进不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百年后尚且道路不通,何况几百年前的今天。
冀州、兖州、豫州、司隶,再加上一个荆州南阳郡,这四州一郡名义上在朝廷的管辖之下,别的不说,至少州郡之内没有盗匪作乱,也没有胆大包天的贪官污吏,宦官和外戚早在前几年已经被收拾干净,就算天灾不断,在官府的赈济之下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这要是放在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旁人只觉得有天子在身边,遇到各种事情都要去小皇帝面前走一圈,“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怎么看怎么不方便,不如把烫手山芋扔给别人。
真正把小皇帝接到身边才能发现根本没有什么不方便,在年幼的天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的情况下,迎奉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管是史书上还是现在,他都不得不说一句天下诸侯最不该的就是觉得天子是个麻烦。
迎奉天子之人未必忠心于汉室,但是论迹不论心,在天下人眼里,谁接天子到身边谁就是忠勇的榜样,和这既忠且勇一颗红心向大汉的贤臣相比,其他只知道争抢地盘,对天子的安危无动于衷的各路诸侯可不就都是面目可憎的小人。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1】
如今天子蒙尘,尊奉天子乃是顺天应人的绝妙计策,他们想着不盯紧点小皇帝就要被别人抢走了,结果却是一群人迫不及待想看着他们接收无处可去的小皇帝。
事到如今,他们家荀别驾不可能看不清形势,与其担心他会不会开始琢磨如何匡扶汉室,不如看他怎么纠结。
看聪明人犯傻,别有一番趣味。
孙策托着脸等着这两位说完,等了一会儿发现没人出声,看看眉眼含笑的主公,再看看垂眸敛目的荀先生,捏捏下巴不知道还要不要等。
荀 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决定等他们家主公养好身体再说这些,可是抬起头对上那双含着笑意的眸子,又觉得没有提起那些事情的必要。
比起让他们家主公看笑话,他更乐意看他们家主公的笑话,“主公坐了多久了?身体可还撑得住?”
“无妨,躺久了出来坐坐也不错。”原焕忍俊不禁,不敢再随意调侃,既然人闲着容易胡思乱想,不如忙起来,“正好伯符刚刚回来,带回来不少南边的消息,扬州的情况有些复杂,文若觉得谁可以担任扬州刺史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