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失里无能,阿鲁台不得人心,小臣愿归附大明,为天军带路!”
自动自觉,觉悟实在是高。
实际上呢?
不用孟清和拍脑袋回忆历史,军中的几名锦衣卫异口同声表示,此人貌忠实奸,不可信。
“永乐四年,卑下曾随使节出塞。此人是鞑靼尚书不假,却非本雅失里帐下,实乃阿鲁台心腹!”
锦衣卫言之凿凿,就差发誓,言若有虚,脑袋摘下来给总戎当球踢。
“此人确有可疑。”
徐辉祖升帐,召集众将,孟清和也在被召之列,有幸参加魏国公支持的军事会议。
“以诸位之见,该当如何?”
右军主将,同安侯火真是急性子,暴脾气,直言,既然人送上门来,不如就照他说的,一路追上去。
“有埋伏如何?凭借十几万大军,还怕了他们不成?”
话相当有气势,却只有两三个人点头。
余者多是皱眉肃然,明显不同意火真的观点。
“以属下之见,此人九成是鞑靼派出的细作,目的即为引大军入歧路,或在险要处设埋伏。我等身负皇命,破敌心切固然不错,然不可过于焦躁,一旦落入敌人圈套,即使能取胜,也是残胜。”
前军主将,武城侯王聪为人严正,用兵谨慎,虽未当面驳斥同安侯立功心切,不顾大局,却透过言语暗中提点。凭两人往日的交情,火真不会同王聪生了嫌隙,反倒会加以自省,暗暗思量,他是不是真的考虑不周。
边军日强,给了将领更多的自信,难免会生出傲慢情绪。
徐辉祖曾同朱棣为敌,差点断绝了燕王的称帝之路。遇上燕军中的老资格,靖难功臣名册上的人物,多少有些顾忌。如果话是他说的,百分百不会有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