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站在时间里的不同位置

不仅因为那是一位圣人的法器,还因为那一盏灯笼是佛教的立教之时便已经存在天地之间的东西。

光是那盏灯笼本身的威势,便足以让她成为这个世间最了不起的法器之一。

说起来,这个世间的法器,还真没有几件能够比得上那盏灯笼。

道门的叶圣,手里有一个破碗,叫做镇妖碗,对妖族天然便有优势,加上叶圣境界实在是高妙,道法无边,镇妖碗在他手里,就像是天底下最好的一柄剑,在最会用剑的那个人手里一样。

当然,那个镇妖碗的效用相比较起来那盏灯笼,还是要差一些。

因为那盏灯笼,代表着的是往生。

何谓往生。

说到底,就是时间。

时间的起始和时间的末端,轮回往生,那就是那盏灯笼。

而所有修士都想探查清楚时间的奥秘。

而长生,便是一个几乎无限的时间。

为何说几乎无限,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是长生。

活了几百上千年,成千上万年,也算是活得很长了,可到底是不是长生,看不到死亡的那一日,便可估计为长生。

但是看不见死亡,谁又知道,死亡到底存在与否?

或许在数十万年之后,始终会死。

所以即便活了这么多年,也不见得能说得上长生这两个字。

那盏灯笼看不清楚未来,看不到时间的尽头,但看得清过往。

无论过往还是未来,都是那些境界最高的修士,想要知道的东西。

所以应当很多沧海修士想着要一窥那灯笼的奥秘。

在云端上的那些圣人不止一次想要看看那盏灯笼,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看到。

不管是借还是抢,那盏灯笼始终没有离开过灵山。

禅子虽然是佛土最出彩的年轻僧人,又听过圣人讲经,但不管怎么说,他都只是一个僧人而已,并没有把那盏灯笼带着离开灵山的可能。

所以他多说什么,只是看着胡萧,平静道:“妖君身在沧海,为何还要低头和我们过不去?”

以大欺小这种事情在俗世里发生的很是频繁,在修行世界里也是如此,但境界越高,越不愿意出手的修士比比皆是,到了沧海,他们一举一动都是整个修行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自然更是不能随意出手。

像是胡萧这样登临沧海之后,还想着要对他们这些后辈出手的,更是仅有。

胡萧看着禅子,漠然道:“本君如今也是一位朝暮,何以见得能比你们更高?”

“苍鹰本来飞在天际,有朝一日与燕雀同处枝头,又如何相同?”

佛土自古都有听经辩论的习俗,禅子从入灵山之后,便一直是所有人都盯着的对象,参加的辩论不知道多少,自然口舌极利。

胡萧说道:“即便如此,本君为儿子报仇,又何错之有?”

俗世里对于仇怨,最为浓烈的有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可这杀子之仇也是如此,不能轻易放下。

禅子说道:“如此雾山一行,本就有圣人明言,那位胡施主和李施主交手,也无外人相帮,到底分出了胜负,这有什么问题?”

胜负便是生死,人族和妖族之间,自古以来,大多如此。

禅子讲理,所以理直气壮。

胡萧顿了片刻,然后说道:“你这和尚,说的有理,但本君既然进来了,那自然不会为此便打消念头。”

禅子双手合十,“也没有想过妖君会这般好说话。”

“那何以多言?”

禅子说道:“拖延一二。”

顾缘抬起头,似乎是没有想过禅子会这么坦率。

叶笙歌表情也有些变化。

胡萧不怒,反倒是有些笑意,“我妖土这么多年轻人,能够比得上你的,只有一两人而已,你若是妖族之身,本君没了儿子,倒也想收你做干儿子。”

众所周知,妖土对于师徒传承,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血脉的传承。

胡萧自然不会只有胡月这样一个儿子,即便身为大妖,血脉延续很困难,这么几百年过去了,他总归是还会有些子嗣的,但那些子嗣,都不如胡月。

或许更直白一些,可以说差之远矣。

因为不如,所以胡萧才会如此在意。

要不然以他沧海之尊,如何能够屈尊进入雾山。

禅子双手合十,平静道:“小僧是出家人,无亲……有故。”

谁说出家人便不能有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