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外城那些看热闹的读书人发现异样,这新闻报不只有纳兰容若和顾梁汾的大作,前面的几篇游记水平丝毫不比后面的水平低。
更让他们痛心的是,说书先生的故事没有讲完,新闻报上印的故事也是半截儿,就停在高潮迭起的部分,让人抓心挠肝想知道后面发生了。
这新闻报的东家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售卖是什么时候,就这么没头没尾的卖一次,简直让人恨不得拽着卖报的人晃悠:你们有本事卖,有本事把故事写完啊!
太子爷在酒楼里听着侍卫汇报,将茶杯推远笑的前仰后合,断章大法的威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那么惊人。
今天才是第一天,照这架势,二大爷很快就能召集到足够的人手,九月份的全家出游大有希望,现在只盼着汗阿玛能说服那些年轻人的家长,别让家长闹事儿就好。
从古至今,总有些家长脑袋有什么大病,皇权制度的一大好处就是,只要皇帝手握实权,他想干什么就没人能拦住。
最多就是被骂的惨了点,名声坏了点,若是再得罪些小心眼的文人,甚至还能被安上各种莫须有的黑料遗臭万年。
死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他和老四都知道哈哈哈哈!
福全被太子提醒过,特意在王府里腾出一片地方放桌子,还不能表现的太明显,就算已经做好准备登记名册,也要让那些小爷们觉得是仓促之下的做法。
他已经见识到太子的搞事能力,猜到今天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过来,但是他没有猜到会有那么多
人,王府门外乌泱泱一堆,年前阅兵都没那么多,京城闲赋的八旗子弟已经那么多了吗?
二大爷有些恍惚,看着管家安排这些年轻气盛的小爷们登记名字籍贯,心中竟是有些后怕的感觉。
他们才入关几十年,八旗中就有那么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这还是在北边依旧打着仗的情况下,如果以后无仗可打,八旗中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那么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谁来养活?
难怪皇上宁可顶着宗族长辈的弹劾也要破掉旧规矩,实在是规矩不破不行,朝廷每年就那么多收入,花销却在不断增多,没有闲钱养那么多人,军中吃空饷是重罪,八旗子弟吃干饭就能不管不问了吗?
不行不行不行,肯定不行,他这次坚决站在皇上那边,为了祖宗留下的基业,旧规矩必须破,没法补差的八旗子弟都要想办法自食其力,谁都别想什么都不干只领俸禄。
福全的性子说好听点是宽厚温和,说难听点就是没主见,当年太皇太后不选他当皇帝,除了康熙出过痘之外,也有兄弟二人性格不同的因素。
可是这次,福全难得的坚定主意要干一件事,看着眼前的人头攒动,头皮发麻甚至有种看到铺天盖地的蝗虫的错觉。
*
内城的酒楼里,太子和老四挥退侍卫,坐在临街的位子旁低声交谈,“孤觉得二伯这次肯定吓的不轻,之前听他说话就觉得他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儿,感觉旗下没有多少闲散子弟,就算把所有的人都召集到一起也没有多少人,这下可好,京旗的小爷们全跑他裕亲王府去了。”
那么多人冲过去,他可别临时掉链子,要是裕亲王被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吓的紧闭大门,那可就好笑了。
“二伯优柔寡断,不让他亲眼看到,他也狠不下心让这些养尊处优的小爷们干体力活。”胤禛皱着眉头说道,“若非亲眼看到,我也不敢相信现在的京城就已经有那么多闲散子弟。”
他登基的时候特意查过汗阿玛怎么处理这些闲散子弟,只是他记得当时似乎并没有那么多人闲着,
是他记错了吗?
四爷有些怀疑自己的记忆,他记得汗阿玛在位时“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可是现在人是不是多的过分了?
“二哥,你不觉得人多的有些过头吗?”四爷眉头皱的更紧,不敢确定的问道,“难道在你我回来之前,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变数?”
“有这个可能,但是最大的可能是,这次把以前那些谎报名册的人也激了出来。”太子冷笑一声,握紧拳头关节咔咔作响,“以前只听过偏远地区有黑户,没想到连京旗都有,真是令孤大开眼界。”
黑户?劳改去吧!
第60章
*
太子爷很生气,凉茶也没能将他的火气浇灭,越看越生气,索性眼不见心不烦收拾东西回宫。
他知道现在有人头税,民间有很多百姓为了躲开这个税钱会选择瞒报人口,可他搞不懂京旗为啥还有黑户,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天子脚下,八旗子弟又不用交税,他们瞒什么瞒?
“二哥,补缺名额有限。”四爷坐在马车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抿着茶,神色淡定和太子爷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