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卿难以置信:“你去打杂?!”
“怎么可能!”
李吉春一边盛饭一边兴致勃勃地告诉他。原来今天他和沈国栋聊了一会儿,本来只是聊别后近况,但聊着聊着他的思路就渐渐清晰起来,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要说打工当然不是长久之计,谁都知道自己当老板最好。可有些生意虽然赚钱,但他不见得插得进去;随便开一家小店,又怕生意不好亏了本钱,所以到底做哪一行李吉春一直没有拿定主意,倒是今天与沈国栋的巧遇让他一下子茅塞顿开了。
沈记面馆的红火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它的经营时间和地点确实很讨巧,但谁也不能否认,面馆本来就是个本小利大的行业。试问一斤面的本钱才多少钱,加上调料分成几碗又能卖多少?这一出一进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算得出吧。
不过虽然如此,有一点却很关键,就是当老板的,一定要自己会煮面!
面馆里最大的一笔工资就是开给煮面师傅的,自己上灶,不但可以省下这笔钱,也免除了师傅一不高兴就撂挑子的后顾之忧。所以李吉春决定了,他要去学习如何煮面!
第40章 …
“煮面还要学?”徐海卿一脸‘这是天方夜谭’的诧异表情。
李吉春不由得失笑。也难怪,人说隔行如隔山,徐海卿不懂也是正常的,更何况徐总富家子弟出身,自然不明白市井行业的诀窍。
难得自己也可以以老师的姿态教教徐海卿什么,李吉春便现学现卖地道:“当然要学。你以为是家里煮面呢,任你吃多少煮多少。”
他这么一说徐海卿就明白了,恍然大悟地点一点头。“成本控制。”
“……”读过书的人果然不一样,一理通,百理通。
没错,衡量一个煮面师傅的技术怎么样,不单是看他打的调料好不好吃,更重要的是看他能挑几碗面。
举个例子说吧,客人一下子点了五碗,如果一碗一碗的煮,显然极不符合统筹学,所以一般都是丢一斤面下去。
面煮好后捞入碗中,这个时候就相当考师傅的眼功和手功。技术差的一般只能挑个三到四碗,而且碗里的面条多的多、少的少,不均匀,而老师傅轻描淡写地便能将之平均分成五等份,并且落面的手势十分灵巧,会让碗中的面条微微形成一个拱型,从视觉上让顾客产生‘份量挺足’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