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走吧!”
傅琛:......
亦青推着轮椅,车轱辘压在地面发出特有的声音,玉子寒放下茶盏,自亭廊中走了下来。
轮椅上的少年相貌英俊,年纪虽小,周身散发出一种冷漠疏离的气息,眉眼是与陈太师相似的瑞凤眼,能看得出几分陈尹的影子。
不用猜就能知晓来的是何人,玉子寒面带微笑道:“见过王爷,以后我便是你的教书夫子,可唤我玉先生。”
苏研之已经忘记言语,仰慕已久的玉先生本人原来是这幅模样,比想象中的更清俊一些。他原本还以为玉子寒的年纪要再大一点,是个年过半百的老翁,所以才能写出漠北关集序那样大气磅礴,心系黎民,沧桑悲凉的关外情景的文章出来。
没有想到玉子寒看上去这般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不仅有出色的相貌,还有过人的才华,说是天之骄子也不为过。这样一个人为何会选择归隐呢,眼下又自愿来国公府当一个教师先生,岂不是屈才?
苏研之没有瞧不起傅琛的意思,只是感觉玉子寒这样一个文风之中充满傲气的人,怎么会甘愿深居宅院做一个教书先生,对玉子寒来说,的确是有些屈才。
二人只是来简单的与先生见个面,打了招呼之后,傅琛便回自己的园子了。转身出去的时候,见到亭廊下面放着一方琴盒,总觉得看着有些眼熟。
等到夜宴,几人又同聚一堂,余尧坐在主座,举手投足不失当家主母的礼仪本分,说了一些客套的场面话。
这一桌上女人小孩的不适合饮酒,便是以茶代酒,余尧面上始终挂着笑,似乎对于玉子寒的到来十分高兴,显得有些殷勤。
傅琛坐在席间,眉头微蹙,余尧让他举杯敬茶,少年袖中的手渐渐收紧,僵持片刻,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娘亲,午时我已经与先生见过面了。”
“啊?你们已经见过了。”
虽然只是打了一个照面,玉子寒笑了笑,自己端起茶盏解围道:
“我与琛儿投缘,虽然是先生相称,琛儿贵为王爷,不必敬我。”
余尧陪笑道:“投缘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