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又有点自怜,“他一笑竟有蓬荜生辉之感,我这个探花郎当的好可怜啊呜呜呜。”
一位同僚路过,拍了他一下,“你这又哭又笑的自言自语什么呢?”
林易之长叹一声,“哎,没有没有,我只是突发感慨罢了。”
他说完,萧索的走了。同僚留在原地,笑骂一句,“不知所谓。”
……
这头,薛亦得了林易之提醒,特特去翻阅了历年来各种场合的祝文档案,发现千秋宴果然有其专属规制,起承转合皆有要求,若不仔细研究,一不小心便会出错。
有了准备,他也就有时间好好雕琢打磨,这一关不足为惧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十八。
千秋宴开始前,由礼官唱祝词,咏念祝文。
这篇祝文写的着实惊艳,文辞精美而不浮夸,优雅而富有韵律,吟诵出来,竟好似唱歌一般,暗合音律,宛转动人。
在场之人都是朝廷官员及其家眷,哪个不是肚子里有些墨水的,均听的如痴如醉,恨不得拍手叫好。
帝后也很满意,千秋宴后,皇帝一问,竟是薛亦写的,龙心大悦之下,又给他升了一级,从正六品侍读升为从五品的侍读学士。
一般而言,翰林们熬资历也就是三年一动,升为侍读学士后就可以等待分配到六部之中了。
结果呢,薛亦这才进翰林院不足两个月,就连升两级,跳过了别人的六年时间!
这实在是——
这也太快了些!
有言官坐不住了,谏言道:“皇上,这翰林院现在的侍读学士编制二人都是满的,这多出来一位如何服众?不若暂且等一等,待到有空缺了,再给小薛大人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