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者能即便没能和薛亦一般准备周详,但也能猜到是意指何方。
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则是一头雾水,完全联想不到,只以为皇上是问面对猛虎的应对之策。
这题目实在刁钻,就连几位主考看到卷子,都面色一变。
他们倒不是因为不懂,而是为皇帝如此明显的意图感到忧心。
薛亦心中打好腹稿,提笔,开始答题。
一时间,崇文殿内针落可闻。
大半天时间过去,殿试结束。
有的学子强撑着走出大殿,就脚下一软,扶着大殿前的柱子两股战战,满身冷汗。
大部分虽不至于失态,但也都露出劫后余生的神色。
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答题,真的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反观薛亦,面不改色心不跳,状态甚至比会试结束之后好得多,仿佛只是随意的来了一趟,随手答了一道题。
参加殿试的人数只有二百余人,考官们很快便阅完了卷子,选出了前十供皇上阅览。
卷子是按顺序摆的,皇帝第一眼便看到了薛亦的名字。
他学问好,又早有准备,还写的一手好字,考官们一直认为高出第二名许多。
皇帝乐了,本来还想着抬一手,没想到这小子根本不需要他出手。
不愧是老师看中的人,真是样样出挑。
户部尚书侍立一旁,见皇帝看薛亦的卷子看乐了,便道:“这位碧潭县薛亦,他的会元也是老夫点的,窃以为实力远超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