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狠狠打得她措手不及,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那一夜她枯坐到天明,终是拨开云雾见日月,她看明白了,原来所谓的炙手可热、如日中天,很可能是最后的灿烂。

钮祜禄家族光耀太久了,人在光芒之下很容易忽视真正危险的东西。

她深知阿玛不可能在家族鼎盛之际,听进她的判断,在进宫的旨意下来后,家里甚至气愤到考虑不让她进宫。

是钮祜禄氏自己开口,愿意进宫。

她进宫不仅是保留自己,更是为家族闯出另一种可能性。

钮祜禄氏深知自己的魅力,她知道一百种让康熙神魂颠倒的办法,同时也知道如何让自己独善其身。

宫里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但永寿宫里,她身边的宫女,仿歌和辨书却看得明白,皇上每次来,看着自家主子的眼神有多么痴迷。

他爱恋她冷艳的面庞和清贵的性格,她不笑便自带艳色,何况在床榻上令人脸红心跳的醉人神采。

冰火两重天,康熙深深体会的同时,也认同钮祜禄氏的低调。

少年康熙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这“癖好”,出于默契的聪慧,他们一致对外采取低调做法。

皇帝不让人知道自己深深迷恋着她的风采,钮祜禄氏亦不故意张扬争宠。

男人在这种隐秘的心态下,给的远比明面上的多,钮祜禄氏入宫后的待遇明面上没有赫舍里氏的看重和佟佳氏的风光,但掩盖在底下的,别人有的赏赐她全有,别人没有的赏赐她也有。

内务府半点没有亏待她,家里来的人带的东西亦从不被阻拦,这些没有康熙偷偷交代,基本不可能。

下人最会捧高踩低,永寿宫的人从未遭受过任何轻视怠慢。

而这其中的掌舵者,正是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侧着头,观察着姿态轻松品茗的皇后,是她发现了吗?

在她的判断里,赫舍里·芳仪和自己完全不同。

她仿佛是从儒学道义中化身而成的模板人物,中庸大同,克己守礼,美好得不像真的。

钮祜禄氏从来不否认自己的嫉妒,她深深知道自己永远做不到,她当然了解赫舍里氏有多美好,换成是她,也会选择这样的女子做皇后。

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

赫舍里·芳仪是真正的好人,但钮祜禄氏她不是。

她不信任男人,康熙按普通人的眼光来看不差,但钮祜禄氏看他,从前是明珠,眼下仍只是工具。

她给他想要的,他自然会给她想要的而已,各取所需。

但赫舍里氏不同,她爱康熙,不是出于妻子的品德,而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个脸上有麻子,爱恨分明、文武兼备、胸怀大志的少年。

某种角度判断,他们夫妻在兼爱、达人这个层面有着共同的爱情观,难怪他们和谐得很。

在钮祜禄氏的计划里,她肯定想过谋夺中宫之位,只不过她的底线让她做不出伤害一个真善美的赫舍里·芳仪。

这个人或许是她的退路,在钮祜禄氏家族穷途末路之际,皇后一定是她最后一个会去求的人。

哪怕她从未有任何表示,她希望赫舍里氏能长长久久的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