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兵信誓旦旦道:“此为某亲眼所见。”
李傕略作沉吟,刚听闻此事的郭汜就大大咧咧地来了,催促道:“此为天赐良机,不妨出兵一试!”
在关内憋了这么多天,日日都得吃顿天大羞辱,从早到晚的被人轮番骂得狗血淋头,回骂吧,还难免因不敢出战而有几分心虚气短。
这么下来,任谁都一肚子火,士气也几乎要低落到谷底去了。
也就急需一场胜利——大胜最好,小胜也是雪中送炭——来振奋一下这低迷的士气。
尤其是在理应在昨夜抵达的那匹粮草,不知为何还没见影的现在,军中氛围,已愈发不安动荡了。
李傕何尝不知?
“不论真伪,都是时候出兵了,”李傕说道:“只是具体出多少人,又由谁领着去,还需再作思量。”
他之所以犹豫,是因刚送来的另一份军报上所写的内容。
众所周知的是,洛阳外围有八道重要关隘,分别为西侧的函谷、东南的太谷、南边的广成,西南的伊阙和鐶辕,再是临近东侧郡县的玄门、孟津和小平津。
在燕清兵势初动的那一刻,董卓就派出八路重兵,分别屯驻这几处,牢牢固守住。
董卓被这浩大声势给吓到了,并不知道盟军外强中干的底细。
燕清却再清楚不过,因此他从未想过扬短避长地去分散兵力、分多路进攻,而是集中主力,专克一出。
就如千里堤坝,只要开始破了一道小口,之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明面上不能单屯一地,省得叫董卓有了防备的。
于是另七路看似浩浩汤汤,不过是故布迷阵、吊住董卓兵马的障眼法罢了,只有从看似最艰难的汜水关这一线进攻的,是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
然而东汉末年什么都厉害,偏偏信息保密这本事最糟糕,大至黄巾起义、小至李郭争权、献帝衣带诏,无一不是坏在走漏风声上、导致功亏一篑、饮恨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