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可不像现代,当官的住个大别墅都要被审计被督察,当初在余杭,一个小县令就有精致的别院,他堂堂顺王,住的王府哪怕按紫禁城的规模来建也是可以的,当然,劳民伤财的后果可能就是兵乱民变。
李煦肯定是不会自毁前程,这段时日,官府在分配新农具,新制的农具被发到各县,再分配到村镇,因为数量不够分到每户人家,官府便将每十户人家化为一个里,选出一人为里长,由里长保管一套农具,这十户人家轮流使用,至于谁先谁后,这就由里长决定了。
虽然这样的做法会滋生不少问题,但官府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而且依顺王的意思,这些农具暂借给农户,等年底缴纳粮税时,十户人家都能全额缴足粮税的里则能得到农具的所有权,但凡有一户人家交不上粮,将没收农具,这么一来,就算有一两家农耕不积极的,也会有邻里督促着。
古代的连坐制度虽然有不少弊端,但在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期,连坐是最好的监督方式。
******
寇府里,田庄的总管事找到老太爷跟前,一边抹眼睛一边哭诉:“太爷啊,您说顺王是不是太偏颇了,我们眼巴巴地等着那新制的农具,荒田也开垦了几百亩,这结果官府竟然说我们不是农户,不能分到农具,甚至粮种也没得发,这不是坑人吗?那咱们开荒不白费了功夫?”
寇家名下的田庄很多,总管事是个矮小瘦弱的中年男人,背微驼,满面风霜,穿着朴素,走出去完全就是个农夫的模样,一点也没有管事的派头,但这个人,却深得老太爷的信任。
老太爷还没开口说话,一旁的老夫人不耐烦地说:“这农具不是王府制的吗?找骁儿去跟王爷要些来不就行了?咱们寇府的脸面连几把破农具都要不来吗?”
那管事一脸无奈,“老夫人不知,这农具是王府的,但官府发告示说,只有农户才能免费使用,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得出钱买,而且只能在外头买。”
“这是何道理?”老夫人作为特权阶级,从来还没想过有东西分的时候,他们会排在农户后头。
“官府说了,这农具是资助贫农的,咱们算富户,不能与民争利。”
“什么叫与民争利?那些下等的贱民!”
“闭嘴吧。”老太爷阻止了老夫人的怨念,压低声音说:“你是老糊涂了不成,不知道王爷就住在一墙之隔的西苑吗?王爷重视农业,花自己的银子补贴贫农,这是好事,这新农具虽然是官府发下去的,但谁都知道是王爷的,他爱给谁就给谁,你找谁评理去?”
“什么一墙之隔?那西苑不是寇府的吗?王爷还住着寇府的宅子呢,这点小东西也不舍得给,我看他也是个忘恩负义的。”
老太爷让管事去找寇骁,这种事他肯定是不能出面的,他放不下那个脸。
管事先跑去军营找寇骁,得知他回城,又急忙忙跑到寇府,却听门房说将军并未回府,他傻眼了,这偌大的闽州城,他上哪找人去?结果不等他找,门房就小声告诉他,“将军最近都住在西苑,陈管事可以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