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观众们的期待下,直播正式开始。
镜头对准了音乐大厅入口,首先迎来了几十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们都是这次交流会的评委。
另一侧入口,数千名观众鱼贯进入到自己的座位。
与想象中的嘈杂不同,虽然观众很多,但所有人都落座后,很快整个音乐厅就恢复了安静。
观众们都有聆听音乐会的经历,保持着对即将到来的演奏的尊重,现场没有人发出交流声。
很快,交流会正式开始了。
每支乐团的交响曲演奏都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考虑到评委和观众的疲惫,中间会安排休息时间,一天下来,也就只能听完六支乐团的演奏。
进入到倒数第三轮的一共有四十支乐团,需要整整一个礼拜的时间才会全部结束。
民乐团和南城管弦乐团的演奏都被安排到了第四天,是比较靠后的时间。
这一天,六支乐团分散在三个大型休息室内,民乐团和南城管弦乐团来自同一个国家,被组委会“贴心”地安排到了一起。
六支乐团,上午三支,下午三支。
“期待今天民乐团的表现,希望民乐团不要辜负国人希望,丢了脸面。”轮到南城管弦乐团时,孙泰清丢下这么一句。
他们是下午进行演奏的第一支乐团,选的交响曲是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能超越众多竞争者,挤进倒数三轮的四十支乐团,南城管弦乐团确实是有实力的。
孙泰清站在指挥台上,随着指挥棒挥舞,活泼轻快的旋律响起。
这首交响曲是莫扎特在艰难的环境下创作的。彼时这位大音乐家在生活潦倒、困窘的情况下,用两个星期时间完成了这首交响曲。
曲调音符迅速往下走,象征着伤感的g小调沉重而悲愤,奠定了这首交响曲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