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有人回答说:“没有。”

韩皎叹道:“那就好,田被淹的村子可惨了,就像这大营里的老人孩子和妇人,都没什么念想了,只盼着在外的汉子能活下去,你们的父母妻儿,也该是这般盼着你们好好活下去。”

守卫们沉默了。

忽然,有一个守卫默默出列,弯身扛起韩皎身旁的大米,对着韩皎小声开口:“大人,俺替您扛几袋大米去大营门口,劳您自个儿扛进去,让流民接一下就成,别让程大人知道,不用记俺的功劳。”

韩皎总算找到了帮手,虽然吵架吵不过徐阁老,动员能力还是很稳的。

等到大米都下了锅,那负责抚民的都察院官员也无可奈何,只能调遣官兵,一同参与管理。

韩皎正忙着监督流民排队秩序,有士兵忽然跑进来禀报:燕王与翎王殿下请韩皎去山下军营议事。

作者有话要说:正确的升官秘诀:得民心

第61章

“现在?”韩皎抚民工作还没完成,担心自己走了,负责抚民的官员会中断施粥,岂不是让流民又空欢喜一场?

侍从朗声回答:“就是现在,二位皇子殿下正在营地等候,韩大人这边请——”

“山上的流民还没吃完粮食,暂时不会再起祸乱。”韩皎思虑再三,回话道:“请您替我回禀二位殿下:只要稳住官员,不要让官兵主动上山出击即可,我抚民公务尚未完成,需一个时辰后再去拜见殿下。”

没想到这翰林院编修胆敢拒绝皇子的召见,侍从正色道:“殿下召见大人前往军营议事,这是军令,推脱不得,请韩大人立即随属下动身。”

韩皎想了想,只好请他稍候片刻,疾步走去找那抚民官员,神色严厉道:“程大人,燕王与翎王殿下召见我去军营议事,接下来的施粥任务,只能交由您来完成,请您指挥守兵搬运粮食,熬粥之事可以交给流民自己做,至少得完成第一轮施粥,在下忙完就来接手。”

那官员为难道:“韩大人,下官已经说了,那些粮食轻易动不得,您年纪小,这里头的事恐怕不明白,实话告诉您,若是叛民家属还能吃到赈灾粮,往后出了事,流民还不都以为造反就能逼朝廷给吃的?开了这个头就坏事儿了!所以咱得等内阁的安排,先得有个合适的抚民理由,才能发放粮食!”

韩皎道:“这次流民失控的原因,乃是抚民官员的疏导方式不到位,导致流民与朝廷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才引发了祸乱。往后若想避免流民闹事,应该严格制定抚民步骤,避免官员懒政,而不是用不放粮和剿杀的方式警告天下,这么做,只会导致未来的流民放弃来皇城求助,直接去周遭州县落草为寇,甚至鼓动更多良民入伙。到时候,朝廷剿匪需要花费的军费和人力,比应付这区区九万流民可要多出数十倍了。”

那官员被说得哑口无言,想了想,仍旧推卸责任:“韩大人是翰林院学富五车的才子,自然高瞻远瞩、胸怀天下,而下官只是个小小的七品都事,只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至于长远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