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买渔具险露底

只不过苏木有点失望,老者对阎埠贵这个名字没什么触动。

想来也不属于常客或者朋友那类。

苏木甚至猜测,阎埠贵也就是道听途说,兴致来了吹嘘的。

不成想三大妈却当了真。

还真是巧合了。

老者姓金,确实有一手熏制竹竿的好手艺。

苏木趁着人家去里屋拿杆子时,还发现墙上画框里有他跟周大领导的合影。

这可是稀罕玩意儿。

周总爱好垂钓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由此看来,这老者确实有几把刷子。

果不其然。

老者从里屋拿了几根杆子,还有两个布袋。

布袋也就半米多长,里面塞得满满登登的,外面还有两个凸起的小包袋。

苏木一眼就相中了。

里面应该是就是那种套杆,叫插接鱼竿,也就是以后说的‘并继竿’。

布袋外面的小包袋里还可以放鱼线、鱼饵、浮漂这些。

太专业了啊。

<div class="contentadv"> 苏迎军这个纯门外汉也意动了。

男人嘛,或许技术不行,但对于玩的这种设备,还是讲究眼缘的。

而支撑他们跟‘眼缘’双向奔赴的,叫做经济实力。

走的时候,苏家两兄弟人手一套插接鱼竿,尼龙线、鱼钩、立漂,甚至气门芯都给装备好了。

算是从设备上武装到了牙齿。

“小弟,拉板车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你给哥交个底儿呗。”

其实安老头对一套鱼竿要价一张大黑十,这着实有点骇人了。

即便是苏迎军再财大气粗(有转业费的底气和特殊岗位补贴以及兵龄转化的工龄打底),一时间也被吓犹豫了。

可苏木却毫不犹豫的掏出了两张大黑十,直接开口就要两副渔具。

给苏迎军都整懵了。

在他的印象中,小弟还背负着三位数的负债呢。

这一段时间,苏迎军一直都在琢磨,要不要开口跟苏木商量一下,帮他把板车的期款给结了。

就是担心会不会伤苏木的自尊。

今天早晨听他打听手表票的事儿,路上苏迎军还考虑,待会儿钓鱼期间,趁空跟他聊聊来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