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赵明诚和东林党对乾盛帝的助力很大,是他控制朝堂的重要倚仗,所以只把张溥压了两名,算是一个小小的警告,不过即便如此,也够赵明诚心惊胆颤的了。
…………
乾盛八年三月十一日,传胪大典。
三百名新科进士穿上了进士长衫,一早便在左掖门前等候,一个个激动雀跃,静候这场盛典的到来,这可是他们一辈子的高光时刻,又岂能不激动?
贾环、柳毅、卢象升和黄聪四人都是叠翠书院的学生,此刻就混在三百名的新科进士当中,身穿进士服,头戴进士帽,当真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
老黄考了五次会试,如今终于得偿平生所愿,整个人仿佛也年轻了十岁,满脸春风地道:“小贾啊,你今年才十四岁便取得进士功名,古往今来无出其右,真乃当神童也,比之十二岁拜相的甘罗也不遑多让,真是羡煞旁人也!”
卢象升提醒道:“黄同学万勿拿子明比甘罗,大不吉!”
黄聪这才醒起甘罗不仅十二岁拜相,还十二岁人头落地呢,不由老脸一红,讪讪地道:“亏得卢同学提醒,确实不吉,当我没说。”
贾环微笑道:“不打紧,我的聪明才智虽不及甘罗,但命肯定比他硬。”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暗暗佩服贾环的胸怀豁达、乐观。
卢象升满怀期待地道:“这次不知状元花落谁家,若又是子明,那便是开天辟地的六元了,此乃我辈文人参加科举的最高成就了。”
柳毅沉吟道:“子明是会试头名,殿试前十是稳妥的,能否独占鳌头却不好说,毕竟圣意难测。”
卢象升和黄聪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殿试最终结果是皇上决定的,所以比的不仅仅是才学,还得看皇帝的个人喜好,譬如前朝便有过先例,一名考生由于名字谐音不吉,不合皇帝的心意,错失了状元。
此时,礼部的领队官员终于出现了,由于殿试结果还没公布,所以新科进士们便按照会试的排名列好队,由礼官领着前往奉天殿。
且说贾环等人到了奉天殿外,好家伙,但见满朝的文武百官皆到齐了,分列在殿外的丹陛下,广场四面旌旗招展,宫卫林立,场面宏大,气氛肃穆,明明站着几千人,却静得只有风吹旗帜的声响。
三百新科进士按照礼官的安排,在指定位置站好,贾环由于是会试头名,所以站在队伍的最前,一眼便见到文官队列后面的政老爹,只隔了两三米,可谓是近在咫尺。
只见贾政穿着五品朝服,手持象牙笏,目不斜视,跟一座石像般,站得板板正正,估计是察觉到贾环一直盯着自己看,政老爹有点不自在了,终于忍不住斜眼瞪了贾环一下,仿佛在喝斥:“孽障无礼,给老子老实点!”
“切,假正经!”贾环暗撇了撇嘴,移开目光,往丹陛上的御座望去。
此刻乾盛帝还没升座,所以座位还是空着的,直到太阳升得老高,大家晒得跟蒸蟹似的,奉天殿两侧才响起了鼓乐声,乾盛帝终于乘着御辇出现了,但见猛兽开道,甲士并进,当真是威风凛凛,气势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