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张泗维在事业上也遇到了天降好事,当年国家重建公检法体系,需要从地方上的各个单位抽调人手,补充到公检法体系中来。
张泗维接到单位的这个通知之后,就有了转行当警察的想法,于是便提出申请,并且于1980年八月份,正式调入了柴河林业地区公安局,当了一名通讯员。
这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公安局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张泗维干了一年,又被调去了柴河派出所,当了一名户籍民警。
到了柴河派出所之后,张泗维工作更加积极了,各方面表现的都很突出,并于1983年四月份,获得了一次个人三等功。
张泗维的优秀表现,很快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注意,领导有心提拔他,但由于他是转行过来的,而且没什么学历,说白了就是底子不行。
最后领导想了个办法,以公安局的名义,把张泗维送去黑龙江省警校去学习深造,等两年之后他从警校毕业回来,就直接去公安局的预审科当了一名预审员。
预审科的工作职责就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初步审讯,并整理递交材料,这在公安局内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门。
也正因为如此,预审员这个职位权利是很大的,而且这里面的水很深,是来文的,还是来武的,全凭预审员灵活掌握。
张泗维的这段工作经历,为他后面的犯罪打下了基础,他太了解警察和罪犯的心态了,警方的各种审讯招数,他更是了如指掌。
时间很快到了1989年十月份,张泗维接手了一起强奸案,可是当犯罪嫌疑人被带进来之后,让张泗维大吃了一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同学王成岩,也是本案的二号人物,两个人在上学的时候关系很好,如今已经多年未见了。
王成岩出生于1953年,比张泗维大一岁,他参加工作之后,经过一系列调动,最后被分配到了柴河储木厂,当了一名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大小算是个领导,所以王成岩利用职权,把一个女职工给谁了,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对方前几天报警,说自己被王成岩强奸了?
王成岩见到张泗维的那一刻,仿佛是见到了大救星,你可得帮兄弟一把,救我一条小命啊!
俗话说他乡遇故知,乃人生一大喜事,如今好哥们大祸临头,张泗维岂能袖手旁观,他毫不犹豫的使出浑身解数,最终让王成岩化险为夷了。
张泗维把整个强奸的案发环境和前因后果仔细斟酌了一番,又指引王成岩将一些供词稍作修改,再把材料往上一报,最后的认定结果是两人属于通奸行为,并不是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