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前面有个报刊亭,我去问问有没有你的报道!”
第二天早上,众人再次来到东关集市赶集,东关集市的南头入口附近,有个报刊亭,此时已经开始营业了。
方二山骑着自行车,载着方春雨,率先骑过去,对坐在报刊亭里看报纸的老头道:“大爷,给我拿份《泽安日报》!”
“好。”
老头答应一声,一边伸手去拿报纸,一边抬起头看了一眼方二山。
然后他微微一怔,笑道:“哎?你不是方家凉皮的人吗?《泽安日报》上有关于你们的报道!”
“是吗?已经登报了?”
方二山惊喜不已,从老头手里接过报纸:“在哪呢?”
“哪呢哪呢?”
方春雨也伸着脑袋,连声问道。
“第三版。”
老头帮方二山翻开报纸,指着一则报道,笑道:“这不是嘛,标题:浪子回头、创业致富,下面还有个小标题,记长池县方家凉皮方大勇!瞧这照片,不就是你哥方老板吗?”
“呵呵呵,还真是!”
方二山看着那标题和照片,乐呵呵地点点头。
“耶!大哥上报纸啦!”
方春雨欢呼一声,又对着刚刚骑车过来的方大勇大声道:“大哥!你上报纸啦!”
“我看看。”
方大勇停好自行车,走过来,从方二山手中接过报纸,低头查看。
方二山则掏出钱:“大爷,拿5份……不,10份报纸!待会儿在摊位那里放几份,让排队的客人看,再留下几份,拿回家去让奶奶和二婶看看,然后保存起来!”
从大爷手中接过九份报纸后,方二山先仔细收起来几份,再把其他几份分给大家看。
方大勇则拿着报纸,将报道内容仔细看了一遍。
这片报道大概有一千多字,加上一张照片,大概占了三分之一个版面。
文字内容里,周云清先描写了东关集市上一群人排队购买凉皮的热闹场面,通过场景描写和顾客们的夸奖,向大家展现出了方家凉皮生意火爆、广受好评的现状,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忙得热火朝天、热情招待顾客的方大勇,描写了顾客和周围摊主对方大勇的称赞夸奖。
然后她话锋一转,提到以前的方大勇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小青年,整天无所事事、好逸恶劳,受到了家人和邻居们的批评指责。
“周编辑说话算话啊,只说我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没说我打架斗殴调戏小姑娘……”
方大勇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往下看。
下面的内容里,方大勇开始转变了。
周云清当然没有采用方大勇胡编乱造的做梦说辞,而是说方大勇受到了家人朋友的批评教育,也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悔改,开始积极面对生活,并通过查阅各方资料、反复钻研尝试,最终制作出了受到顾客热烈欢迎的方家凉皮。
然后,她又描写了方大勇给家里带来的积极变化——不仅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创业,还带动奶奶、二婶、堂妹和表弟一起工作,家庭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还给村里其他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不仅受到了家人和邻居们的称赞和好评,还受到了村领导和镇领导的肯定。
在文章的末尾,她则对方大勇浪子回头、创业致富的过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再次对方大勇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广大青年向方大勇学习,积极努力地面对生活,大胆创业等等。
“写的不错!”
方大勇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仔细地瞅了瞅那张照片,见招牌上的“方家凉皮”四个大字清晰可见,自己面带笑容把凉皮递给顾客的形象也不错,满意地点了点头。
小周同志办事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