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二婶和方大勇四人一起前往东关集市。
帮忙把摊位支好,指导二婶卖凉皮,见二婶逐渐适应熟练后,方大勇便骑上自行车,向城南的何庄村而去。
上次去何庄村是什么时候,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放在这一世来说,至少也是四年前了。
而如果把前世也算上,那就是三十多年了。
太久太久没去,以至于他都记不清楚何庄村在什么位置了,拦了个路人问了问,才来到何庄村。
姥姥家在什么位置,同样记不清了。
正好路边有位正在拾掇柴火的妇女,方大勇便上前询问,何阳家住在哪里。
“你是谁啊?来找何阳做什么?”
妇女好奇询问。
“朋友。”
方大勇笑道:“来找何阳有点事。”
他从小到大也没来这里几次,以至于何庄村的人都不认识他,倒是为他省去了一些麻烦。
“那边。”
妇女为他指了一个方向:“往前走有个藕塘,藕塘边上那个绿漆大门的人家就是何阳家,不过你这个时候来,何阳不一定在家里,有可能已经出门了。”
“去上班了吗?”
方大勇问道。
“名义上是去上班,但他们那个厂子早就停工了,在那里待着也就是干瞪眼。”
妇女说道,轻叹一声:“别人干瞪眼,好歹还有家里其他人帮忙挣钱养家,何阳干瞪眼,可是要喝西北风的,听说他会到处打零工,今儿去这里,明儿去那里,谁也不知道他今天去哪里了。你去他家里看看吧,如果他没在家,你就再去他厂里问问,看厂里人知不知道他去什么地方了。”
“好,谢谢婶。”
方大勇道了声谢,骑着自行车找到那片藕塘,看到了藕塘边上的一户人家,木质大门是绿色的,不过漆色已经十分零落破旧,门框和墙体的缝隙里、大门四周、院墙顶上,都生长着荒草,透着一股颓废荒芜的气息。
大门用门栓插着,上面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锁,显然,家里没人。
方大勇只好调转方向往回走。
刚才指路的妇女还在那里,见他回来,问道:“不在家?”
“不在家。”
方大勇点点头,问道:“婶,你知不知道何阳在哪个厂里上班?”
“就不远,食品二厂。”
妇女说道。
“食品二厂?”
方大勇一怔,这不就是他当初卖鳝鱼去的厂子吗,厂长姓鲍,买鳝鱼的是他媳妇和一堆亲戚。
“对,食品二厂。”
妇女点头道:“早些年效益还行,自从姓鲍的当了厂长后,一天不如一天……你去那里问问吧,说不定有人知道何阳去哪里了。”
“好,谢谢婶。”
离开何庄村,方大勇骑着自行车向食品二厂而去。
食品二厂也在城南,距离何庄村只有三四里地,刚才他从东关过来的时候,还从食品二厂附近路过了。
不大会儿,来到食品二厂。
和上次差不多,食品二厂的大门开着,传达室门口坐着老大爷。
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上次里的时候,老大爷是半眯着眼在休息,这一次,老大爷的眼睛完全闭合,脑袋后仰,已经打起了呼噜。
方大勇没有打扰老大爷的美梦,径直走了进去。
厂区里面依旧冷冷清清,随处可见各种垃圾,相比他上次来的时候,荒草更加茂盛了,许多野草已经疯长到了半人多高甚至一人高,风一吹,哗啦啦地摇晃,像芦苇丛似的。
再往前走,厂房里面传来了熟悉的打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