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一点也不愚蠢的林深时

黄天阔对秧秧一见倾心,屡次主动找机会靠近,但秧秧要么忙着四处打工,要么忙着照顾姐姐小朋,很少有时间。

两人的爱情就在一片寂静无声中,慢慢展开。

全片误会解开,已经是临近尾声。

在100分钟的电影里,导演把巧合和伏笔安排到了极致。

前90分钟的剧情里,黄天阔是有说话的,尤其和父母的互动很温馨友爱。

但是巧合的是,在他和秧秧的几次接触中,两人都是用手语交流。而其中一次发生误会,他开口和其他人说话,刚好秧秧又离开了,没听见。

这种安排在第一次观影时,并不会觉察出来。

直到看了一遍,发现秧秧并不是聋哑人,再回看时才会发觉巧妙。

而《听说》这个爱情故事之所以不落俗套,清新之余又十分细腻感人,也在这个巧合。

两人都不知道对方是健全的人,所以,这个感情的出发点,就已经蕴含了“我要和一个聋哑人在一起”这样一个挑战。

正常人是接受不了的。

但黄天阔一开始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一直主动向秧秧靠近,展现出来的既是一个年轻人为了爱情的不顾一切,同时也说明他从没有把聋哑人当成残疾人看待过,说明他是一个很纯真的人。

而女主秧秧,在对天阔动心后经历了一番剧烈的心理挣扎,甚至试图回避这段感情。

这段剧情主要体现在后半段。

第一遍观影时,对一段是会觉得疑惑的。

疑惑的点主要在于她明明喜欢黄天阔,为什么又那么纠结,不肯接受他?

她一个聋哑人,还嫌弃一个健全的人不成?

后来看到大结局,当观众都知道她听得见也能说话后,才恍然大悟。

她的纠结在于,她是一个健全的人,却要去接受“并不健全”的黄天阔。

观众有上帝视角,从电影开篇就知道天阔是个正常人,所以默认秧秧也知道。

但其实她是不知道的。

剧情里那些巧妙的错过,只有二刷才能体会。

而正因为秧秧以为天阔是个聋哑人,而她自己是个正常人,却又偏偏对他动了心,才会如此纠结迟疑。

相比于天阔的勇往直前,秧秧的迟疑似乎有些怯懦。

但其实不是!

天阔的不嫌弃,最多说明他是个善良的人,并不能说明他有多勇敢。

因为他根本无法知道,和一个残疾人结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秧秧知道。

因为她从小照顾聋哑人姐姐,所以她很清楚,如果自己再找一个聋哑人的丈夫,自己的生活会陷入怎样的境地。

她的纠结,理所当然。

更有甚者,她在纠结,而不是直接拒绝天阔,就已经足以证明她爱得有多深了。

整部电影,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抓马离奇的桥段,甚至从头到尾连台词都没有几句。

却将一份至纯至真的爱情,讲述到了极致。

不得不说,湾湾导演在这种小清新题材上的能力,还是非常可以的,几年后的《那些年》《我的少女时代》,都是这类电影中的佼佼者。

……

开机的第一场戏,就是天阔和秧秧在游泳馆初见的戏份。

全组严阵以待,包括姐姐在内的三位主演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开始!”

随着导演欧阳飞一声号令,拍摄开始。

画面里,饰演秧秧的黎晴和饰演姐姐小朋的演员周思淼,正亲密地用手语交流着。

这时,饰演男主黄天阔的林深时拎着一份盒饭走进来,目睹了姐妹俩的“笑话”,恬不知耻地也跟着无声大笑,惹来两双疑惑的眼神。

他赶紧用手语做自我介绍,并问谁是订餐的人。

秧秧看见电话,意识到是自己定的餐,赶紧道歉。

这场戏足足两三分钟,却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全靠手语沟通。

现场只能听到游泳馆里嘈杂的水花声。

“停!”

正当秧秧准备拿钱付餐费时,欧阳飞喊停,脸色看上去不算满意。

“再来一遍!”

他没说为什么,大家也懒得问。

剧组工作人员都是夸父的,大多都跟着欧阳飞走过几个剧组了,都知道他的性格。

起初大家还会怀疑他的能力。

但随着《海角七号》和《风声》获奖无数,欧阳飞的导演能力已经受到了业内诸多大牛的首肯,片场的普通打工人哪还敢置喙半句。

大家老老实实调整布景,打算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