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也开口附和。
“承志,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另外,我们都同意把自己加工的货上打标签。”
见翠花她们坚持不收钱,杨承志也没在说话。
接下来,几十个女工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把那些不合格的针织品重新返工。
杨承志仔细检查无误后,才重新打包,准备明天给摊位老板送过去。
接下来,杨承志又利用了一个小时,给80个女工下发了自己的专属编号。
以后,女工们加工好的针织品都必须标记好自己的编号,通过验收后才能统一打包送去透笼市场。
由于今天杨承志没有带回来加工材料,女工们处理完不合格的针织品后就纷纷离开了。
杨承志吃过晚饭躺在炕上,脑海里思考着手工作坊接下来的发展路径。
他知道,手工作坊想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有一套完整且正规的规章制度,以及生产体系。
如今这种打游击的规模大大限制了手工作坊的上限。
现在的生产量不大还好。
一旦扩大生产规模,或者生产一些更为复杂的产品时,这种打游击模式的缺点便会完全暴露出来。
最主要是难以管理,也不能更好的把控产品质量。
因此,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只能结束打游击模式,尽快统一集中标准化生产。
而统一集中标准化生产最主要的硬件要求,便是要有一座容纳女工们生产工作的厂房。
这让杨承志暂时打消了翻盖自家房子的想法。
而是将目标锁定在盖厂房上。
只要能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厂房,不仅可以解决生产管理以及质量上的问题。
还能快速扩大生产规模,甚至承接更加复杂的手工物件加工订单。
无论是出于对产品质量以及管理方面考虑,还是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考虑,建造厂房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承志,你想啥呢,今天咋闷闷不乐的?那批货不合格的事不是解决了吗?”
这时,杨小梅走了过来,将一个缓好的冻梨递到杨承志手中问道。
杨承志猛地从炕上坐起来,郑重其事的对杨小梅说道:“姐,我想盖厂房!”
杨小梅一愣,说道:“你昨天不是说要翻盖咱家的房子吗,今天怎么又改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