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尝味品味

绿色的粽子,郁知秋做的蛋黄馅,黄绿相配,颜色招人眼,刘三河吃着味道也不错。

最后一种黄色粽里没加肉,郁知秋加了花生、红豆,绿豆,饭豆,她本想做成八宝粽子的,没凑够八种,在家里寻了些能用的拼凑而成。

黄色的杂豆粽没加糖,豆子本身的香味很香,爱吃白味的打开就吃,想吃甜的,自己倒些糖蘸着吃也好吃。

除了腊肉粽有些咸外,其他几种口味三个孩子都觉得可以。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粽子生意要准备些什么东西,郁知秋心里也有了数。

上午收完摊,王氏跟李秀娥走后,郁知秋连进了好几家镇上的铺子购买家中需要的食材。

她买得多,又经常去,百味小摊如今在镇上有些名气,铺子里的老板识得她,愿意饶些零头,结份善缘。

买东西抹零头,虽没有省多少钱,却能叫人心情愉悦。

买好东西,等刘家三兄妹下学后,郁知秋把背篓放在租的屋子里,让刘百灵跟刘三河在屋子里等着,她跟刘二毛需要跟李老头去看看牛。

“三河,背篓里全是吃的东西,不能离人知道不?”入口的东西,郁知秋不敢大意,拉着刘三河叮嘱了两遍。

刘三河把胸脯拍得啪啪响:“娘跟大哥只管去忙,我跟妹妹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屋子里等着,蚊子进来也是有来无回。”

这孩子虽说爱玩,性子跳脱,办事还是挺靠谱的,说出去的话会尽力做到,他既然说了这话,郁知秋相信他会做到的。

刘百灵也乖巧道:“娘,我不出去,娘跟大哥早去早回。”

郁知秋摸摸她的小脸,朝兄妹俩笑笑:“乖乖在这里等着,一会娘给你们买好吃的。”

刘三河跟刘百灵两人,一个十几岁了,一个快满八岁,都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郁知秋却还把他俩当小豆丁,时常拿买好吃的哄他们。

兄妹俩对此很受用,每次都表现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