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和杜甫同岁

“我们那时候的房子是用泥砖砌的,把河泥放进模子里,晒干以后就会变成砖,然后砌起来,上面堆上厚厚的一层树皮和茅草那些东西,墙裂了就用泥巴混上草屑糊上。”

“要经常修?”

“不修的话就会垮掉,如果一两年没住人,再想住的时候就得大修一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你也会作诗?”

“没,这是杜甫的,他也是唐朝人,诗圣来着……我看看啊。”许青摸出手机搜一下,奇道:“和你差不多同岁,你过来的时候他刚好十六,束发之年。”

“诗圣?很厉害吗?”姜禾听这名字就感觉不简单。

“非常伟大,你在的那个时代就非常伟大……现在国外有许多地方还叫唐人街,就是因为历史因素流传下来的,那时候是真的强。”

许青点着手机,“后来天宝十四年,也就是755年,你没过来的话应该近四十岁了,风韵犹存……咳咳。

那时杜甫当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看守兵器盔甲,管仓库的,十一月回奉先,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然后他作出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姜禾手上动作慢了一些,回味片刻,长长叹了口气。

“伟大的人,都有与他们伟大相匹配的经历,我们做个小平民就好。”许青摇了摇头,果然还是咸鱼舒服。

“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那时候内忧外患,开元时候虽然出现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土地兼并,以至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迁徙流亡,再加上这俩人造反,乱世就来了……”

“别说了。”

姜禾想不出自己四十岁的时候是怎样一个战乱的世道。

也不敢去想寨子里的大家在那时怎样熬下去的。

“亲我。”

“啊?哦。”

五分钟后,许青扯着衣服扭头看看,背后两个白白的大手印,都是姜禾双手上的面粉沾上去的。

“那些都过去了,不管好的坏的,都是千年前的事了。”

“嗯。”

“来,我帮你包,你教我。”许青把小马扎拉过来,打算跟姜禾共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