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姜子介的身体便一蹶不振!
……
音乐学院的程教授望着睡觉的姜子介说:“姜子介起来背一下你选择的六条《论语》”
姜子介被同桌弄醒,背着道:“……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程教授说:“你来解释一下,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姜子介道:“三年不改父亲的教导,就可以说孝顺了。”
程教授生气说:“我是这么讲的吗?这一句我重点讲的,说了多少遍了,这个思想不能错!让你同桌起来说!”
同桌起来说:“三年不改父亲好的教导可以说孝顺了。”
程教授说:“听见了没有,给我抄上五十遍!”
姜子介因为符文而积攒的压抑在此时突然爆发了,大吼道:“你一个教乐理的教授整天讲什么语文?要我抄我就抄?自古以来,儒家就是封建统治人心的工具,帝王将相只会说没有一个真正去做的!”
教授见他如此冥顽不灵,很生气,大严厉批评了他一顿。
姜子介强忍怒火,不敢再顶嘴。
程教授虽然是教乐理的,但他有一股儒家学者的风气,见姜子介心术不正,时常找他来谈心。
好景不久,符文的力量变强,姜子介的病情变本加厉,有时望向窗外,脑袋竟不由自主起了轻生的念头,夜里最是痛苦挣扎!
这突如其来的病情,吓坏了姜子介,他赶紧看了医生,医生却说他精神没有问题,只是身体很差,尤其是肾虚。
姜子介不相信,质疑道:“医生,我身体非常健康,怎么可能像你说的这么严重?”
医生一点一点的向他解释……
姜子介吃了药,没有效果,父母便带他去了大医院检查,可是拿些先进的仪器始终没有查出那张符文。
就在姜子介痛苦时,程教授在课堂上开了十分钟的阅读时间。
除了初中读的《三国演义》外,姜子介没怎么看过别的名著。他之所以不看是因为看不懂,就像爷爷将他经历的道理变成故事讲给小孙子一样,道理不假,可小孙子毛都没长全,他那里知道你这老头子满肚的是非,在弄些手法什么的,害!真是七仙女走娘家—――云里来雾里去,真不如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简单直白的好。
散文却不一样,它能更容易的表达出来。
姜子介的心慢慢沉静下来,一改前见,不在觉得大道理罗哩罗嗦,反而深深肯定,尤其那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自此以后,他独爱语文,每天都去找教授要文章,听他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