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即便是精于种田的达克乌斯,也很难找到彻底解决的方案。他已经竭尽所能地利用纳迦罗斯的一切资源,压榨土地的最后一分养分。
然而,这仍然不够。
纳迦罗斯,仍然需要更多的资源补给,仍然需要艾希瑞尔不断地输血,才能让这个庞大的机器继续运转下去。
正因如此,商船的建造从未停歇,亦不能停歇。
当南北造船厂的参观结束后,一行人来到南部港口的火车站高点,俯瞰着港口繁忙的作业景象。
这里已经不再是阿苏尔印象中那些传统的港口。
堆积如山的货物、满载珍贵商品的商船、码头上熙熙攘攘的搬运工人,这些依旧存在,但它们已经不再是港口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充满工业化气息的景象,庞大的信天翁级商船静静地停泊在码头,巨大的吊车移动着,将一只只集装箱从船腹中吊起,精准地放置在等待装载的火车车厢上。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沓。
集装箱被稳稳地固定在火车上,工人们迅速上前,检查固定装置,确认锁扣稳妥无误。随着一声长鸣,装满集装箱的火车缓缓启动,车轮与轨道摩擦发出的沉闷声响在空气中回荡,钢铁巨兽般的列车带着沉甸甸的货物,缓缓驶入火车站。
在这里,它并不会停留太久。
调换车头之后,火车迅速调转方向,沿着铺设在土地上的轨道向纳迦瑞斯大桥驶去。
这座连接克拉卡隆德南北的大桥,现在是纳迦罗斯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钢铁浇筑的桥身横跨广阔的红毒河,让货物得以迅速运往北方。
大桥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经过改造,变成了两层,上面走人,下面走车,而位于最上方的凯恩雕像虽然没有被达克乌斯邦邦打了几拳,但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艾德雷泽的全身像。
直到火车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尽头,阿苏尔们才终于收回了目光。
没有人说话,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沉默。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浮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惆怅之色。他们曾以为自己已经对纳迦罗斯的变化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们曾以为贝尔-艾霍尔和艾萨里昂的情报已经足够详尽,可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看到的,远比情报中描述的更加可怕。
伊塔里斯的目光复杂地望着这一幕,心绪翻涌,他自幼便在纳迦罗斯度过了许多年,熟悉这里的冰冷空气,也熟悉这里的严酷环境。可当他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时,他却发现自己已然陌生。
那些在风雪中静立的古老城墙仍在,但在它们身旁,矗立起了庞大的工厂、车站、起重机、铁轨和列车。更让他震惊的是,那些陌生的名词,吊车、集装箱、调换车头、轨道运输……这些概念,在他的记忆中是不存在的,它们属于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东西,而如今,却已经深深植根于纳迦罗斯的每一寸土地之中,成为了这片黑暗大地的新脉搏。
当傍晚的夕阳将最后一抹血红洒向城市的天际线时,一行人踏入了克拉卡隆德的居住区。原本的纳迦隆德监狱变成了纳迦罗斯监狱,新式住房在二个五年计划时,就开始进行全面普及,承载着纳迦罗斯新秩序的愿景和未来的希望。
当阿苏尔代表团走进居住区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那种冷峻肃杀、充满哥特风格的精灵石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大笔直的公寓楼,外墙上涂抹着各种鲜艳的色彩,有些建筑上甚至还绘制了巨大的宣传画,主题不乏『团结』、『劳动』、『荣耀』、『忠诚』等等,展现出杜鲁奇独特的意识形态氛围。
尽管贝尔-艾霍尔早已在之前向他们详细讲述过,但真正置身其中,感受这座城市的规模,他们才真正意识到,纳迦罗斯的变革已经达到了远远超出他们预想的程度。
在达克乌斯的安排下,一行人参观了两套大户型。阿苏尔们发现即便是普通杜鲁奇的住宅,也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舒适、干净,充满了强烈的秩序感。
进入房间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而宽敞的客厅,地上铺设着抛光木质地板,墙面不仅仅是冰冷的石料或单调的涂层,而是带有浮雕与壁画,甚至还有抽象的艺术作品,既展现了文化传承,也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念。
在公寓参观结束后,达克乌斯继续引导他们进入社区的公共区域,逐步揭开纳迦罗斯现代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们走入一座精心打造的公共花园,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绿化区域,而是一个精雕细琢的生态景观。
修剪整齐的树木沿着鹅卵石小径排列,中央则是一个喷泉雕塑,水流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最令阿苏尔们惊讶的是,花园内竟然种植着一些特殊培育的夜光植物叶片和花朵在夜色下散发出幽幽的微光,仿佛在空气中流动的星辰,为整个环境增添了一种奇异而梦幻的氛围。
但可惜的是只能看,站在玻璃罩子外进行观赏,不过话说回来……
随后,他们来到了一家酒吧。
这里的气氛热烈而放松,木质吧台后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酒类,桌椅排列有序,而最让他们吃惊的,是杜鲁奇们的神态。在他们的印象里,杜鲁奇的社交生活往往充满阴谋、冷漠与戒备,然而这里的景象却完全不同。
杜鲁奇们围坐在一起,手中举着酒杯,畅谈着一天的工作与生活,偶尔还会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的语调平和,却不失激情,他们的举止优雅,但眼神中透着某种全新的自信。
尽管阿苏尔们听不懂他们讨论的内容,但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些杜鲁奇不再沉浸于仇恨与阴谋,而是开始真正地享受生活。
商店内,商品琳琅满目,从基本的食物、烟酒、衣物,到精美的工艺品、书籍、甚至是一些高端奢侈品,一应俱全。
阿苏尔们看着杜鲁奇有条不紊地购物、结账,偶尔与店员寒暄几句,没有争吵、没有暴力、没有偷盗、没有那种曾经在杜鲁奇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紧张感。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如同阿苏尔世界里的城市一般繁荣,甚至某些方面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期间在路上遇到的杜鲁奇不亢不卑,有的会放下手中的东西,脱帽行礼,然后继续自己的事务;一些休假的军人则行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昂首挺胸地走开。
杜鲁奇们步伐稳健,眼神明亮,充满了自信与骄傲,脸上的神色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饱受折磨的病态,而是焕发着健康的光泽。
曾经,杜鲁奇社会的底层民众生活在高压统治之下,他们的身体羸弱、面容苍白,饱受饥饿与营养不良的折磨。而如今,他们的脸色红润,肌肉结实,站姿挺拔,他们的步伐不再拖沓,他们的眼神不再躲闪。
然而,真正让阿苏尔们感到最深刻冲击的,是孩子们的眼神。他们原以为,杜鲁奇的下一代会继承父辈的仇恨,会对阿苏尔充满刻骨的敌意,会用阴冷的目光打量他们。
但他们错了。
孩子们的眼神是纯粹的。
他们的眼中没有仇恨,而是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
他们的笑容明朗而灿烂,没有隐藏,也没有扭曲。
他们的童年,显然与他们的父辈截然不同。
他们没有经历过长期的暴力,没有在战火中长大,他们的未来,似乎还有无限种可能。
那一刻,阿苏尔们沉默了,他们意识到,眼前这些孩子——才是纳迦罗斯真正的希望。
他们望着那些嬉闹的孩子,望着这个焕然一新的城市,内心的震撼难以言喻。
晚上的时候,他们是在社区礼堂吃的,他们的时机刚刚好,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
礼堂中灯火通明,温暖的光芒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整个大厅内洋溢着一股喜悦与祥和的气息。
五对新人站在舞台中央,身着隆重的礼服,女方的衣裙上绣着精致的花纹,男方则身穿黑色军装,肩上佩戴着象征军衔的肩章。他们的神情既庄重又激动,他们的亲朋好友围绕四周,目光中满是祝福与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