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考试,有人开心,有人叹气,有人捶胸顿足,有人暗自恼悔。
但无论如何,落笔无悔。
贡生们的考卷,誊抄后被送到阅卷大人的手上。
至于各位大人们写的考卷,则直接落到了云昭和谢怀卿的手中。
“我这也算是过了一把夫子瘾。”云昭捏着朱砂笔,看着面前一个比一个字体好看的考卷,感叹出声。
这些大人的字,可真是各个都很是赏心悦目,看起来一点都不费眼。
“恐怕这些大人如今在家中,是如坐针毡。”谢怀卿拿起面前的第一份试卷,扫了一眼又放到云昭眼前,“这应该是吏部写的。”
云昭闻言拿过来看了一眼,就见这位大臣答题时,大部分的话题都和官员选用调动有关。
这些大臣就像是已经考上大学的高中生。
对高中的知识忘却的差不多了,又对大学的知识一知半解。
一张张考卷看过去,试卷从一摞被分成了两摞。
一摞高,一摞只有三四张。
“看来三年前的人员选拔还是有些用的,只挑选了这几份试卷。”云昭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新的奏折,递给谢怀卿。
谢怀卿看了云昭一眼,将这些大人的名字和成绩写在这一张奏折上。
“可要同贡生一样,将这名单贴在皇榜上?”谢怀卿看着已经誊抄完名单的册子,询问云昭的意见。
云昭提议道:“不如贴在翰林院?”
贴在皇榜上,任何人都能够看见,动静有些太大了。
不如贴在翰林院,可以让各位大人都看见。
“是个好主意。”谢怀卿把这本册子交给影一,让他去办。
云昭等影一将册子拿走后,低头抽走评为甲上的试卷,单独放在一起。
将这次成绩评定贴在翰林院上,也是为了督促各位大人上职不要懈怠。
同时,也是为了从中筛选出可以提拔的臣子。
“云昭。”谢怀卿想到不久前才被提拔为明州知府的明知府,“把这些人下放到明州做事,将明知府提拔到京中来如何?”
既然有人要下放的地方,必然有些人是要调到京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