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整个发展路线是掌握在段佳泽自己手里,而他经过深思熟虑,又试验成功后,决心进行一个比较大的改变。
那就是大规模、立体式地混养动物,取消从前的分隔空间,在混养的基础上,增加层次,使得环境更贴近自然。
这就是一个改造展馆的大工程了,期间不能回避游客,一部分一部分地施工,估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环境改造也得找更多专业人士一起设计,很少动物舍得费这么大本钱。
诚然动物们是满足了,但是游客是否能接受这种参观方式,还未可知。
段佳泽果断下了这个决定,因为他在和动物的交流中,就认为这是更好的豢养法,野外动物本就是混着生存在一起的。
只要规避食物链上的死敌,这样的展出方式会让动物更加健康、有活力,游客也能更好地浸入参观。
于是段佳泽通过动协的关系,聘请了一批人,找了施工方,分批改建展馆。好在他们一直留有备用的展馆,不至于腾不出空间安置动物。
段佳泽看了效果图,挺好的,和以前的平面布置不一样,从地面到房顶都进行了设计,一个空间最多可以同时混养六到十种动物。一眼望过去,整个空间内部从上到下,就像真实的野外环境一样。
不止是禽类、兽类,海洋馆段佳泽也进行了再次设计,把鱼类也进行混养,不过这就方便得多,对段佳泽来说也容易得多。
最早段佳泽曾经把水族都养在一个缸里面,纯属仗着自己的天赋乱来,他那时对专业也一窍不通。后来也有少部分混养,却不是所有。现在则要正确地展示给游客看,于是段佳泽仔细分了类。
其实鱼类混养也和陆生动物的立体式混养一样,天然就需要分层,鱼类会各自分布在上中下层。一般人们混养鱼类,也就是三四种,段佳泽却能把至少七种混养在一起。
这还是他考虑到了颜色不宜太过纷杂,游客分辨起来也挺麻烦。
比如黑裙鱼、虎皮鱼、斑马鱼可以养在一起,红尾鲨、斗鱼、曼龙鱼也能养在一起。段佳泽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困难,就分好了类——他可是和宝珠还请教过的,不可能完成不了。
接下来就是花了几个晚上,带着员工们把鱼类重新分缸、分区。
这天,段佳泽就抱着一个不大的鱼缸从海洋馆出来,里面装着几只色彩斑斓的热带鱼,这是个小型水景缸,里头摆着一小块沉木,种满了水草,除了鱼外还有两只虾。
这是段佳泽整理完最后一个缸后留下来的,准备带到办公室去养。他的办公室里还一直没什么活物呢,先前有员工问他要不要养几只,他才想着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