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话让他记到死?
死了不能投胎冒着家破人亡的风险也要回来听这一句话。
扶春听完芸娘的故事之后,她知道,芸娘撒谎了。
或许当初确实是被迫,但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肯定不是她说的那样,一直是被逼的。
否则,她会向第一次被逼那样,把事情说的清清楚楚。
可后来她却略过那些。
甚至在讲到中途特意停下来质问一个无关人员,问了扶春两次,你知不知道。
其实,知不知道,她心里最清楚不过。
反复问扶春,只不过想从别人这里得到认同。
她做的这些事,不论是被逼还是有隐情的主动,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其他人说起。
要烂在肚子里。
如今逮到机会,她便这样问扶春。
更何况,她觉得儿子救不活了,骗自己出卖身体,出卖女儿养家糊口的理由马上就不在了。
她再也不能为自己和别人苟合找到一个更合理的借口了。
没有人需要她养了。
她拿什么让自己相信,她做这些,她对自己女儿做这些,跟她爹娘对她做的一样,就是为了帮衬家里的兄弟。
她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爱贵哥儿。
她怀里那个小小的孩子,八岁了,却那么瘦弱。
一点都不像被好好照顾的健康孩子。
而且,她最爱的孩子要死了,她怎么会就这样抱着他,不去多找几次大夫。
她完全崩溃了。
连原因都不问,哪怕此前并不知道儿子为什么要死了,也要把一切都推到郭榆头上。
什么证据都没有,哪里来的这么多恨呢?
只能说明,在她的人生中经历的那些事,她从来都只相信,她愿意相信的那些事。
她认为她做的一切都是被逼的。
所有导致不好的结果的事,一概推到郭榆头上。
这样才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扶春当时想明白这些,原以为郭榆会恨芸娘。
他回来就是为了报复芸娘。
毕竟,芸娘自打生下萍姐儿之后,便一直和别的男人有上不得台面的关系。
郭榆这些年就算是借着芸娘当了小官,被自己发妻背叛,他自觉忍辱负重,心中难免怀恨在心。
如果是这样,事情就不好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