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是和王磊一起的人。
爱德华心头涌上不妙的感觉。
没人比他更了解自家老师推出的支架,那就是个普通支架,改头换面的玩意。
目的就是趁着老师还没退休,名望正盛的时候,抓住最后机会捞一票。
他认为这招很有效,对临床医生来说,反正现在技术就这样,用哪种支架都没区别,那为什么不用有血管权威背书的呢?
可是王磊这帮人,实在太邪门了啊!
血管手术、PCI、脑室肿瘤手术……竟然都是超一流的水准!
这特么还是人吗?
上帝帮着作弊了吧?
等等,别慌,要镇定!
我就不信他们真的无所不能,支架技术都停滞这么多年了,他们真的能搞出新名堂?
不可能!
估计也是和我们一样,改头换面浑水摸鱼赚钱的玩意。
呵,想得倒美。
我们有史密斯老师的名望,你们有什么?
爱德华定了定神,仔细听着林思涵的讲解。
“其二,即时分支。”
“开窗方案有个弊病——支架固定问题。”
专家们齐齐点头。
骨折内固定时,医生们会用螺钉固定小钢板。
置入冠脉支架时,血管本就狭窄,支架放进狭窄血管后会人工扩张,使它与血管紧密贴合,时间长了,还会与血管生长在一起。
所以不容易发生移动。
但用于血管瘤的腔内治疗,又或者其他什么非狭窄性的血管治疗时,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血管瘤,本身就是血管极度膨大,支架放进去后,近似于“悬浮”在膨大的血管里。
支撑它的力量全靠两头——支架长度会比瘤体稍稍长一点。
但显然支架不可能过长,否则会有很多新问题。
不够长的话,光靠两头这点点力量根本不够固定,很容易导致支架移动。
轻则发生内漏,重则完全失去作用,甚至游走到它不该去的地方,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