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招商的死穴

那个阶段可以说一切大开绿灯。

然而打好了基础之后,紧接着却是领导层走马换任。

要搞好管理,从常理上来说,自然是延续前任的步伐稳步前进。

可惜现在的世道,管理思维有时候跟政绩思维是不能成正比的。

管理需要的是稳健,然而出政绩需要的是亮眼。

亮不亮眼是要对比的。

最突出的对比便是前任。

说白了,管得再好,在外界看来那也是踩在前任的肩膀上,想要凭此进身,很容易被诟病!

更不用说,如今的遥遥领先的风气,超越前任往往成了进一步提拔,所需要的基本硬性指标。

所以现在大有开发空间的二三线城市,往往会出现换一届领导,便会换一个城市建设思路,另起炉灶大干特干。

而好不容易一届任期干得初具规模,前景凸现之后,又到了下一个轮回……

高新区便是在这种荒谬的循环里,从一个如火如荼,并且也曾经的确大有希望的新区,变成了现在这个政绩工程遗址。

一时间,高远有些哑口无言。

他就是想吹高新区条件如何如何好,都没那个脸张嘴。

表现看起来,高新区的确不错啊!

完全是照着发达工业城规划来的,无非就是基建,后发优势在那儿,怎么会差?

可人家秦依凡提到的配套管理呢?

别的不说,就他自己不是刚经历了协调限电的事?

明明是一点理所应当做好的事情,居然成了难住几任管委会领导的大坑。

而自己之所以协调成功,主要是因为拿捏住了徐雪萍的命门,她不得不给自己卖死力气。

最终也只是协调好了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罢了。

而这么一点小工作,就让自己一下子从被白晓洁针对,变成了被看好器重,可想而知整个管理手段的疲软程度。

何况高远心里很清楚,有的事是系统性的,绝不是自己掐着徐雪萍脖子叫她干,她就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