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针锋相对

大唐风华 摘新桃 1501 字 1个月前

“外臣大周淮阳王武延秀、送亲使张易之、送亲副使高延福见过迁善可汗!”三个人学着突厥的礼仪向默啜行个礼,并没有下跪。

默啜显得极为何其,笑道:“免礼了!三位不远千里来到我黑沙城,一路上行程艰难,听说也遭逢了不少的惊险,实在是不容易,本汗在这里代表突厥的数百万牧民向你们表示欢迎。”武延秀讷讷不敢言,张易之连忙道谢。

默啜又道:“对于两国和亲之事,我是极为重视的。所以,前天我刚从战场上退下来,今日便召见了贵使一行。我想知道,贵国的皇帝陛下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高延福身为宦官,打开手中一阵捧着的御书匣,从中取出一份制书,开始宣读。

其实,这制书的内容,大家不用听,都能知道得分毫不差。大抵就是为了表示两国世代友好的决心,特意将淮阳王武延秀送到突厥和亲,希望藉此契机,两国能加强相互的了解,更好地发展关系。

那武延秀听见高延福读到自己的名字,面色愈发的苍白,成了名副其实的“面无人色”。

默啜用他那双深邃而又略带玩味色彩的眸子看着下面的三个人,眼中忽然升腾起一抹笑意。待得高延福读完制书,默啜命人接过之后,默啜忽然笑道:“这位淮阳王,身子似乎有什么不适吧,我看他的面色不甚好哩!”

武延秀低下头去,不敢应声。

张易之看见武延秀这般模样,颇为不语。但他知道,现在的武延秀和自己一样,代表的都是大周的令誉,自己不能让他太过难堪了。当下,他连忙说道:“大汗明鉴,淮阳王只是初到贵国,水土不服,身子略略有些疲乏罢了,并没有大碍。”

“水土不服?”默啜扯着他那口音颇为怪异的汉语说道:“我记得,你们大周还有前面大唐的诸位皇帝,身子都还算硬朗的。尤其是你的祖母,也是就当今的圣母神皇,她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七岁,据说还能享受鱼水之欢呢,怎地她的孙儿如此不济?”

包括张易之在内,三个人同时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