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儒家跟许墨,还有朝廷的对抗,使得朝堂的气氛很微妙。
许墨刚鼓搞出了个报纸,又马不停蹄地要科举改革。
这种种的手段,根本是冲着彻底击垮儒家来的,不肯给儒家一点喘息的机会。
秦化宣觉得,朝廷以一个国家的体量,这样的专门针对儒家,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但他可不敢在秦霄的面前提起。
秦化宣为难地问:“先生,真的有必要,彻底铲除儒家吗?”
“科举改革,将儒学的占比是不是设的太低了?”
“长此以往,天下的读书人肯定会抛弃儒学的。”
秦化宣还担心,那些被打击后,被迫蛰伏下来的儒生们,还有那些大儒,会不会因此再跳出来暴乱?
儒家再敢乱来的话,真有可能要灭绝了。
秦化宣曾经尝试着,想要跟许墨学习的同时,兼具儒学的长处。
他也试图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去看待儒家的事件。
可还没等他有所收获,朝廷已经要对儒家下狠手了。
见秦化宣愁眉不展,许墨笑了笑。
“殿下,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是不是这个道理?”
许墨没有回答秦化宣的问题,却反问道。
秦化宣愣了下,不假思索地回答:“话是这个道理。”
“但!先生,您的意思是,儒家的势力,发展下去会跟皇权一较高下?”
秦化宣难以置信地看着许墨。
看到秦化宣苦闷又不解的样子,许墨耐着性子解释。
“殿下,这道理在各方各面都是通用的。”
“我就那经商来举例好了。打个比方,我垄断了一个行业,行业内的绝大部分利润,全都是我的。”
“这时候,如果有人出现,说也要跟我平起平坐,你会答应吗?”
“本来属于自己的利润,要吐出来不说,而且,谁敢保证,你向那人退一步后,他会守规矩,不趁机地又逼你一步?”
“任谁在这样情况下,都是各凭手段,论出个胜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