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也是十分的震惊,这才让儒生们消停两天,许墨就又有新想法了。
并且,秦霄还没觉得现在的科举,有什么弊端啊。
“臣提议,将科举考试中,有关儒家的思想,还有相关文章的考题,进行大幅的削减,只占两成的份额就好。”
“如此,可以让大周的读书人不用长时间的学习儒学,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大周以后,就不会再有敢对朝廷不利的儒家了。”
听到许墨的建议,众人恍然大悟。
许墨够狠啊,先通过报纸,来强力地打击儒家。
现在,又要减少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比例,拿其他学派的知识,来抗衡儒家。
这摆明了在向天下人宣布,从此以后,对儒学不需要深究,了解知道这回事儿就好。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听到许墨的建议,朝堂上的儒家大臣们,都慌的一笔。
秦霄一旦同意这个提议,儒家将要从此上不得台面,搞不好甚至会灭绝。
毕竟,人们争相的学习儒学,主要还是冲着科举来的。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看向秦霄。
秦霄并没有回答,而是陷入深思。
许墨的建议,让秦霄感到意外,同时也很惊喜。
如果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从根子上抵制儒家,那以后,通过科举做官的大臣官员们,就谈不上是儒生了。
那么,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出现那么多儒家大臣,为儒家说话的情景了。
而且,可以培养出朝廷想要的,具有实干本领的官员。
想了片刻,秦霄一锤定音。
“准了!”
“大周需要的是具有各方面素质,实干有为的官员,而不是只懂读死书,讲大道理的呆子。”
秦霄话说的很不客气,让朝堂上的儒家大臣纷纷的破防。
这话明摆着就是在说他们。
而且,一旦科举制度改革,将来录用的官员,就不可能是儒学为主的儒生了。
儒家,将失去在大周学术方面的统治性地位。
“皇上英明!臣恳请,将这个决议,通过大周日报公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