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秦霄的心愿

败家小县令 唐月亮 1514 字 1个月前

听到秦霄的话,大臣们愣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古代,物质条件不太好的年代,能活到六十岁的花甲之年,算是长寿了。

秦霄自然不是普通人。

可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皇帝,也没几个能活到六十多岁的。

秦霄这番话的意思,是在说自己老了,也是向群臣们传递一个信号。

这时有些脑袋灵光的大臣已经想到了些。

秦霄,有了退位的想法了?

秦霄都到了这个岁数,身体精力都渐渐的不济,他处理朝政又这么的劳累,还能活几个年头?

是该趁现在还没有昏聩,安排下将来了。

尽管猜到了秦霄的想法,但没有人开口。

秦霄人是老了,可越老手段却越狠。

大周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每次都堪称官场的大屠杀,死者上万起步。

导致朝堂上的官员,很多都是新晋的。

但其实,朝堂上岁数大的官员也有不少。

哪怕许墨这般,算是十分年轻的官员,也都三十出头了。

秦霄当了二十年的皇帝,朝廷官员的岁数也有些偏大。

既然秦霄都有了退居幕后的打算,大臣们也明白过来,是该考虑告老还乡了。

铁打的皇朝,流水的大臣。

朝廷总要持续不断地补充新人的。

皇帝都要换上年轻的,更别说是他们这些大臣了。

很多人听出了秦霄的心思,这是叫他们储备青年俊杰的意思了。

这些年,要不是有许墨为首的实干派官员撑住,恐怕大周已经变得混乱。

如今的官员能力参差不齐,也该补充些新鲜的血液了。

有人上前:“皇上,大周现今欣欣向荣,而且养精蓄锐这么多年,必然涌现出大把才华的青年才子。”

“臣以为,应该多举办下科考,好为朝廷选拔能臣,保证我大周顺利地发展下去。”

此人的建议,立刻获得众多官员的赞同。

他们都觉得,秦霄是在暗示他们该举办科举,选拔新人了。

可听到这些一面倒的赞同声音,秦霄气得脸色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