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官员们又不约而同地聚在酒楼,但这一次,人人脸上笑开了花,不再是喝闷酒,喝的是喜酒。
甚至有大声炫耀的。
“哎呀,许大人说发补贴,我想着意思下就行,干嘛发那么贵重的,真是过意不去。”
“哼哼,看你笑得德行,高兴坏了明明。”
“我算是开了眼界,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螃蟹,跟水桶面一般大小。”
“是啊,要不是大周有了海上贸易,出现了这么多海鲜,不然我肯定把它当成了海怪!”
官员们眉开眼笑地议论着。
“总之都是沾了许大人的光,咱都不好意思出去说,不但没吃过海鲜,见都没见过,比那些商人都没见过世面。”
官员们感叹不已。
这些个平常没听说过的各种海鱼,平常只可能出现在皇亲国戚,或者顶级权贵们的家里。
哪怕三品的官员,一年省吃俭用下来,也只勉强够买一只螃蟹。
根本消费不起。
“太感谢许大人了,让咱们也难得地享受一回,这辈子也尝到稀有的海产品了。”
官员们何止是满意,简直心花怒发。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对许墨各种的夸赞。
“许大人对这次补贴,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那是,许大人替百姓着想,对咱们也是大方。”
许墨不但对京城的官员们发了补贴,甚至,连地方官员们也都有份。
一时间,各地的众多官员们,激动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打心眼地感激许墨。
以前的户部尚书苏有平,也不是坏人。可年关各部用钱的时候,他是能躲则躲,整天的闭门不出,生怕别人找他要银子。
而且,还会暂缓发放官员的俸禄。
其中也有当时国库没钱的原因,但这么做,让人们无法可想,而且动俸禄的手脚,性质属于相当的恶劣。
许墨成为户部尚书后,官员们产生了被疼爱的感觉。
给他们拨银子的速度飞快,更不会对他们的俸禄有想法,甚至,现在主动地给他们发大笔的补贴。
就连地方官员都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