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他们造反,但有苦衷啊

败家小县令 唐月亮 1478 字 1个月前

开国皇帝秦霄,最终因此建立了大周王朝,但也由此,看到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

那个起义将领骂的怒火滔天,对梁山河往祖宗十八代的诅咒。

看来,梁山河在江南,不但没有搞好经济,反而是倒退了几十年。

快回到金人统治下的场景了。

百姓的土地银子,全都被拿走了,去找官府要个说法,却毫不留情地被赶出来。

官府还把屡次找来的百姓,扣上了匪类暴徒的名号,断然地抓捕拷打他们。

百姓因此,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出发前,皇城司指挥使杨达,就将详细的调查结果给了许墨。

数据摆在那里,梁山河在江南这些年,一共因此死了万余名的百姓。

看起来似乎不多。

但要知道,这只是死于梁山河制度改革时的无辜百姓啊。

那时候,没有天灾,没有饥荒,百姓们还是活得下去的,仅仅就因为推行新政,死了这么多人。

跟当初荆楚行省,因为饥荒,死去的数万余灾民相比,这数目,就显得骇人听闻了。

哪怕不用仔细地考察,许墨也明白,这万余人的百姓,肯定活生生被逼走投无路,活活的被逼死了。

但梁山河身为二省总督,作为最高的父母官,却对此不闻不问,冷眼地旁观。

甚至,利用他的地位和权力,替那些权贵们把事情压下来。

直到百姓们无处申冤,眼看都要陷入绝境,终于来了个彻底的爆发。

许墨从面前这个起义领头者的脸上,看到了决绝,既然决心赴死,也有满腹的绝望和怨毒。

明明恨不得杀光一切,眼里又充满了泪水。

一腔怒火无处安置,不甘心啊。

官府造的罪孽,最后是让挣扎在生活最底层的百姓来担负这个后果。

这让人怎么能忍?!

就连跟着许墨过来的官员们,见状也生出了不忍。

这些追随许墨的官员,见到的,往往都是百姓们渐渐过的富裕,生活无忧。

哪怕荆楚发生的大饥荒,百姓到处地逃难,也没有这般的绝望和愤怒。

那个从冲县就跟随许墨的黄益,更是无比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