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在意许墨。
“陛下,如今长城已经修成,接下里由当地的官员负责监督就好,幽州也走在了快速续发展的路子上,许墨的幽州布政使,还有都指挥使都十分称职。”
“因此,臣建议,将许墨纳入朝堂,在朝中担任要职。”
苏有平牵头,大臣们都纷纷附议。
在他们想来,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
但秦霄却踌躇了。
百官还是想要许墨进朝堂?
许墨去幽州那么多年了。
等过完冬天,大周朝建国都快二十年了。
他的打算,许墨太不安分,最好幽州待几年,然后再给他换个地方。
以许墨的性子,入朝未必就是好事。
而且吧,长公主得的是肺病,秦霄现在倒是觉得,以后把许墨调到气候温暖的地儿,似乎更适宜些。
秦霄看着文武百官,沉默了好一会儿。
“许墨他确实有大功,不过朕很好奇,可以赏赐东西,加封官位,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让许墨入朝呢?”
“难道他在地方上,就不能发挥作用为大周建功了吗?”
秦霄说的平淡,但他的眼中,却射出了厉色。
群臣一时间,面面相觑。
怎么搞的?陛下不是要跟许墨联姻了么?
怎么竟然不想要他入朝?!
只有苏有平想都不想地挺身而出。
“皇上,臣以为当就事论事。许墨任职冲县县令时,就大力地改革,大大发展了生产,后来云州的屯粮也是因为他的启示。”
“他担任丰州府知府的时候,一力推出了土地出让、个人所得税、进出口税等政策,为我大周改革第一人。大大充实了国库。”
“况且,许墨还带兵击败倭寇,彻底解决了倭寇的后顾之忧,保我大周东南一带的安全。”
“他就任闽越布政使,又大刀阔斧地改革,搞全省大改造,将一个一穷二白的省份,打造成了我朝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许墨还化解了荆楚的荒灾,平息了民愤,深得民心所向。”
“而许墨这次去了幽州,修长城,让大周朝建成了千古未有的奇观。”
“榆关大战,他作为都指挥使,指挥若定,杀伤金人万余。”
苏有平完全是就事论事,把许墨的功劳一个个地摆在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