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恨又爱。
“皇上,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上回的黄河徭役,跟派遣去丰州府的工作,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而且此后,全国各地的劳役也有很多,自然让百姓们对朝廷产生了很大的怨气。”
“其实,这些劳役,都是为了地方的安危,而必须集合力量的大工程,是为了百姓们好。但老百姓可不管这么些,他们大多数人也不懂得做这些的意义。”
杨达继续解释。
他本来想来安慰下秦霄的,可没想到,这些话让秦霄更加愤怒。
砰!
秦霄猛地一扫,将书案上的奏折都扫到了地上。
突如其来的动静,吓的杨达战战兢兢。
“刁民啊!”
“真是不识好歹,朕现在算是知道了,该死的许墨为什么整天把刁民挂嘴上了。”
“朕,是为了黄河不泛滥,才征集的徭役,而为了让他们也能赚钱,所以让他们去了丰州做工,好让他们多赚点银子,没想到。”
“朕的好心好意,居然成了他们骂朝廷,骂朕的口实!”
秦霄眼中喷出怒火,整个人即将暴走。
他自认是替百姓谋福利的,想不到,百姓会误会成这样。
看到秦霄发怒,杨达很不好过,他恨不得挖个地洞,把自己埋进去的好。
“他们也不想想,那么多人都跑过去,就算工钱再高,如果人满为患,没了工作的岗位,没了工钱该怎么办?”
“杨达,你说说,百姓的流动量有多少?”
秦霄追问一句,他还是不解。
能多多少的工钱呢,至于吗?
此时的秦霄,不仅仅是愤怒,更有担忧,就像看到贸贸然离家出走的孩子,搞不好会吃大亏的。
万一被某个大贪官骗得很惨,那该如何是好?
那个大贪官,无疑是许墨。
皇帝发问,杨达连忙回答:“陛下,主要就是两相对比之下,影响到了百姓对朝廷的看法。”
“陛下您也见过许墨对百姓的手段,再加上一些人的挑拨,使得消息传遍了整个大周,现在几乎人尽皆知。”
“大周的各地,大概超出一大半的百姓离开,只有那些实在太偏远,路不好走的地方,才走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