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对比鲜明

败家小县令 唐月亮 1497 字 1个月前

再跟丰州的优厚待遇一对比,那抱怨就更加地深了。

在他们心目中,朝廷跟丰州根本没法子比。

甚至有人在骂朝廷的无耻,只知道欺压百姓,榨取老百姓的那点辛苦钱,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老百姓们可不会管,大周朝如今处于艰难的初始阶段,不得不这样地寻求发展。

朝廷的国库并没多少银子,而开销却是一笔笔的需要大把银子。

但老百姓只会觉得朝廷贪了他们的收益,让他们白费气力,就是对他们诈骗。

于是,在这样的舆论中。

大周朝各地的人们,都在向闽越聚集,想到闽越赚钱。

而老百姓越想在闽越赚钱,过上好日子,就更加地痛斥朝廷无能,还盘剥百姓,弄得朝廷的名声,正在跟闽越形成一个反向的对比。

夸丰州,夸许墨,骂朝廷,让大周朝陷入了从未有的风潮当中。

传遍了大周的大街小巷。

随之,大周掀起了去丰州府做工的热潮。

这股浪潮有好有坏。

闽越省自然十分的高兴,毕竟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但其他的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百姓的离开,使得当地田地没有人耕种,店铺,用工出现了紧缺。

没有多久,情况越发的严重。

刚开始,只是几个村子受到了影响,到后来,全国的州府都变得如此。

人口出现大规模的流动。

往往一个人从丰州府回到村子,说出丰州,闽越,许墨大人的名号,就能劝说村民们集体地跑过去。

有的村子,甚至青壮劳力一股脑地跑光,村落变成了只有老人小孩的留守村儿。

这种事情多了,会被各地官府发觉,也是很快的事儿。

某日。

又有一个村落,二三百人聚团,声势浩大地要赶赴闽越的时候,才走到了官道,就被官员们拦截下来。

“大人们,为什么拦我们?”

打工人们都不解地看着官员们,问道。

官员严厉地喝问:“你们打算去哪儿?”

村民们都纷纷地说道:“那还用说,去外地打工啊,难道这也有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