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解决倭寇

败家小县令 唐月亮 1608 字 1个月前

听到这话,秦霄的目光也投向了许墨。

今日的大胜,多亏许墨早有军备,措施得当,百姓和官兵上下一心地对外。

否则,后果真的难以想象。

秦霄也想知道,许墨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许墨也不客套地开口:

“倭寇早就是沿海一带的心腹大患,数十年前,在前朝就已经肆无忌惮地横行,他们甚至深入过国土的腹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要下官说,对待倭寇,就应该快刀斩乱麻,深入其倭岛老巢,永绝后患。”

许墨的想法,就是斩草除根。

倭寇之所以横行,源于他们的岛国上,战争年年不断,生出了大批的武士集团。

倭人天性凶残。

哪怕还处于内战当中,也会四处地出海,侵略抢劫他人。

这叫做本性难移。

大周之不能对沿海的海盗彻底剿灭。

其中就有倭寇的原因。

许多的海上盗匪,都依据在倭寇的麾下,或者,干脆就打着倭寇的招牌,祸害沿海的百姓。  不论是倭寇还是名义下的海盗,他们每次地入侵,都不会仅限于劫掠。

数十年来,他们的胃口已经越来越大。

在场的,都是朝廷重臣和丰州官员,十分清楚情况。

众人都知道,倭寇只要一天不剿除,他们对沿海地带的骚扰就没有停下来的一天。

许墨的话,得到了程琼的认可。

“许知府说的很对,对于外族的侵略者,绝不能手软。”

“对待北边的异族是如此,对南边沿海的倭寇,也要狠狠打击。”

“不然得话,沿海的百姓始终没有安宁的一天。”

目前,北边已经渐渐地安定下来。

倭寇却是很麻烦。

这些强盗们,欺软怕硬,来去如风,上岸烧杀抢掠后,就会在朝廷大军赶来之前,迅速地撤退海上。

而大明的海军,如今还很薄弱。

但这么继续地放任,日后的损失不可估量。

“我觉得,这些倭寇这次是有目的的进攻,不如先查清楚,再做击破。”

“要打,就必须力争一劳永逸。”

“一旦不停地反复在海上作战,我大周的损耗会极大,甚至比北方的战备损耗更大。”

梁山河跟着分析道。

他是想先知己知彼后,再想个法子让倭寇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