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若是只会夸夸其谈,还请你管好自己的这张嘴,以免惹火上身才是。”
韩鞅知道对于这群牙尖嘴利的臣子,杜云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这种事情如果再说下去的话,杜云恐怕会陷入他们言语交锋的圈套,所以就直接出言制止了这场争辩。
他对于杜云的偏袒,几乎是个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而对于这一点,韩鞅本身也没有去掩饰的意思。
争论停息之后,此时整个金殿之中一片安静。
秦风似乎没有站出来主持公道的意思和想法,甚至连各打五十大板的念头也没有。
韩鞅明摆着偏袒杜云,而秦风也明摆着偏袒韩鞅。
所以在满朝公卿看来,这韩鞅的地位,也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撼动的。
“好了,诸位爱卿,朝堂之上,言语争辩,无可厚非,但还是不要伤了和气才是。至于杜云全族有功于我大衍,如今杜云归朝,也算是天赐镇一栋梁,朕特赐你日后可持刀入殿。”
“臣谢过圣上!”
杜云虽然不谙官场世事,但也知道持刀入朝意味着什么。
这代表着皇帝对自己百分之百的信任。
所以这也令杜云颇为感动。
“好了,不必多礼,你杜家满门忠义换得此些许恩荣算不了什么?朕闻言你有状元之才,可作帝王之师,却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呀?你是否能将才情为朕展露一二,如果有才学,朕点你为今科状元这又有何妨?”
一听到这里,韩鞅自然是要比杜云还紧张,旁人没有听过那篇贼赋,还则罢了。可自己是一字不漏听完了的,所以他明白这篇贼赋如果在朝堂之上吟诵出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可现在已成骑虎难下之势,自己既拦不下秦风,也拦不下杜云。秦风有爱才之意,杜云也有一展胸中块垒之心。
最为要命的是这贼赋中的言辞太过激烈。
其中长篇累牍都在抨击着君王不作为,以致朝纲腐败,人心沦丧的现象。
到时候这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可都别想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