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官差送来的东星斑数量虽多,却并不够一桌上一条。
曹师傅特地把东星斑一分为二,一盘子只有半条。
但经过他精湛的花刀技艺,半条东星斑舒展在盘子上,乍眼看去跟一整条并没有什么区别。
朴实无华的烹饪方式下,鱼肉入口如凝脂一般,滑嫩而富有弹性,鲜嫩多汁,口感和嫩度接近鲈鱼,鲜美程度却远超鲈鱼,咀嚼间更是鲜香四溢,仿佛每一口都是大海的馈赠!
要说有什么不足的,大抵就是因为曹师傅信奉家传秘方,或者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考题”,所以在这道菜里也搁了不少味精。起到了反作用,损失了一部分东星斑原汁原味的鲜美,使整道菜多了些言语难以具体形容的匠气和死板。
当然了,人家到底是老行尊,这多放的味精估计也就一二克的差别,瑕不掩瑜,一般人根本品尝不出来。
即便是宋玉枝,在心里给这道菜按百分制打分,也只会为这点小瑕疵,扣上一二分评分。
稍后宋玉枝又把其他对手的菜肴给尝过一遍——
坐在末桌上,他们的很多菜和主桌都是不同的,毕竟个头大的象拔蚌、松叶蟹、鲍鱼那些都不可多得,自然是先紧着往主桌和前面几桌上送。
其他桌上的,除开宋玉枝和曹师傅的菜外,其他大厨菜都换上了别的菜肴,烹调手法不变,就是食材稍微换上一换,或者降个档次。
一众宾客已经听过霍知州解释原委,知道他此番安排,是为了给那些罹难的渔夫家属添一笔安家费。
既是做好事,这商宴多少跟后世的慈善晚会有些性质相似,便也没人提出不满。
宋玉枝自也不介意这个,几番尝味下去,心里便对各家对手的实力有了数。
果然,其中还是当属声名在外的曹师傅最功力深厚,最不容小觑!
而此时主桌上,霍知州同人推杯换盏间,余光落在了桌上那一道无人问津的捞汁小海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