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毛头乃是衙役张孝忠的小名,周砚一直这么唤他。
“你也下来,一块吃吧!”
“这……”我有些犹豫。
“张毛头你也见过,他与我称兄道弟,并不算外人。”
男人说着就把我从马车上拉下来,带着我一同进了酒楼。
没过一会儿,张孝忠也来了。
三人在大厅内就坐,纱帘阻隔了外头的视线。
我与张孝忠说了要撤案的事,他立马说吃完饭就去放人。
这人十分豪爽,也挺自来熟的,他还冲我抱怨,说苏娉娉在牢房里又哭又闹,吵得他那些看守牢房的兄弟叫苦连天。
饭吃到一半时,突然旁边有人道:“听说了吗?从京城来的大儒到咱们禾城了,有传言说他要在禾城挑五人学生做徒弟。”
另一人道:“我也听说了,不过想来大儒收徒定是极严格的,咱们这种资质平平的,怕是入不了大儒的眼啊!”
“那也不一定!”那人又道,“我听说大儒会在禾城举办一场收徒考试,而且全禾城的学子都可以参加,不拘年龄,也不收钱。”
“真的?”原本垂头丧气的男人再次惊喜起来,“那我一定要去参加试试。”
“我也要参加,指不定就走狗屎运了呢!”
两人聊得起劲,周砚也生出几分好奇,朝张孝忠问道:“毛头,你知道这事吗?他们说的大儒是何来头?”
张孝忠吃了一口菜,慢慢道:“这大儒来禾城有些日子了,只不过身体不适,这几日才放出要收徒的消息。”
“大儒姓何,京城人士,曾是帝师,后任太子太傅,满腹经纶、学识极其渊博,今年辞官来了禾城,打算收几个学生,精心教导。”
“帝师、太子太傅,这人有这么厉害吗?”周砚有些不信。
张孝忠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入了大儒门下的学子,最差的也能得个进士,更别说状元、榜眼、探花了。总之,只要入了大儒的门下,入朝为官指日可待。”
饶是周砚这种对学习无兴趣的人,听完张孝忠的话也是呆住了。
他迫不及待道:“你说我赠与他万贯家财,他会不会收我为学生,赠我一官半职啊?”
我与张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