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小都督志在天下两女子冲突不断

公子世无双 诺纤小姐 2425 字 1个月前

春花叶落停阶前,暗香萧声绕孤台,一盏青灯伴长宵。

已过三更天,昌平无眠,也不解衣,在房中坐立不定。断弦琵琶搁在案上,他取来蚕丝,细细地开始缠线,重装好了丝弦,试过音,又掏出方才截住的暗镖来看。那是一种匙状暗器,头上尖锐能轻易刺入骨骼,中断有匙头样铁块将伤口撕大,后端是圆形牡丹花样供人捏持。如此,被这牡丹匙镖打中之人,身上必留下洞大伤口,如若此镖前端淬毒,还能不误伤主人。

越看这牡丹匙镖,他越发觉得眼熟,猛然想起,君侯背上正有被此暗器打中的伤口。

想君侯从前与陆府有过姻亲联系,而见面却是剑拔弩张,一时百思不解。

将要天明,屋外一阵马蹄声响。

昌平开门,见屋外火光通明,一队武士簇拥着戎装骑马的君侯。正门已开,眼见君侯带着武士要远行。

而昌平竟不知此事。

君侯在马上扫过昌平,凌厉地瞪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叫他心虚。

昌平恭肃地跪在君侯座前,“君侯要出行?”

一旁武士说,“昨夜有要务,不见小都督。”

昌平说,“昌平失职。”

君侯愠怒的容颜无奈地松弛了一下,只说,“坐守晏河城。”说完,挥鞭催马,趁黎明之前疾行南去。

目送一队人马走后,昌平深感颓然,缓缓站起身,找了个亲近的武士来问明情况。

谁料问遍了王庭府邸里的人,也无人知晓君侯的动向,只道君侯收到信报后,点了几名近卫就走了。

最善筹谋的王庭小都督,竟错过了一桩大事,形同局外人。

00

惠安来了,接到庆云的信笺后,带着当日那三个北疆武士的宝物走进晏河城。

公子不想此事牵累陆府,因此在酒肆设宴。选了晏河城里最热闹的铺子里最隐秘的厢房,四处勘查,唯恐有人暗窥跟踪,确信万无一失了才和顾渚进去,。

寒暄几句,惠安拿出了木匣放在桌上。

庆云解释说,“西北王庭的君侯和小都督昌平已到晏河城,借追查此物之名大做文章。”

“一个砚台,”惠安叹说,“究竟是要如何?”

“逐,鹿,中,原,”庆云一字一顿说。

惠安面色大变,惊呼,“好大的野心,公子如何知道?”

庆云说,“大哥可记得,与我们交战的那三名武士,武艺绝不在我等之下,他们并不想胜,而是当我等意图脱身时才自刎我剑下。如此,是将我等引入局,因为没有人会相信身手高于我的武士会自裁。若是我认了,他们便能以此制我,扶青替罪,他们便借着宝物再生事端。”

惠安想了一下摇头说,“哪有人有这样狂妄的野心,可有证据?”

庆云打开手掌将一枚弯月形飞镖展示给惠安看,“这是昨夜昌平去扶青旧居,游说聘仪指证扶青是为我替罪时留下的。”

一旁顾渚不时回头,总觉得身后有人,看了几次并无异样,想要起身因腿脚不便也只得作罢,心里只当自己断腿后多疑了。

庆云看了顾渚两眼,再对惠安说,“大哥若见过昌平,就不会怀疑他的野心了。”

惠安感慨说,“看来,那小都督是要你为他所用。”

“是我们,”庆云苦笑一下,“他请了顾渚去王庭,跟随我等去海边,如今驻守晏河城,哪能只为我一人。”

惠安颔首,又说,“他究竟是要拉拢你,还是牵制你?”

顾渚接过话去说,“为他友,助他叱咤风云;为他敌,则胁迫我等不能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