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但使愿无违(三)

棚里的马儿似乎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嘶嘶”马鸣,叫断了他的回忆。

“饿了?来,吃谷草,长点膘。”宋文丰拿起马挠子替它梳理毛发,喃喃道:“明天便要将你还去,还真有点舍不得。”

马儿“哼嗤”打了一个响鼻回应,眼睛珠子溜溜大,睫毛一闪一闪的眨着,俯首食槽。

这所租来的院子,不大不小,前屋的栅栏两丈见方,上面挂着不少冰凌子。宋文丰起了童心,掰下一根较长的,也不觉着冷,攥在手心里看着它渐渐融化、消失。

远离了京华的喧嚣,洗尽了尘世的繁杂,终于能够做一些无意义的举动,不用再经受功利的驱使,左右顾全的局促,多几分洒脱。

数日恬静的田园生活,给了他一股从未有过的踏实感,一种踏上实地的质感,与此前飘在风中的荡漾截然相反,仿佛置身于两个世界。中间隔着一扇门,他从门外走入门内,如今再次出门,回归本源,回归了主动。

一系列感悟,整个人的境界得到了升华,有了质的飞跃、提升,终究抵不住睡意,回屋歇息去了。

同一片星空下,汴京城外东四十里的一所村落,一名少年郎坐于井口之上,似乎同样的感悟着天地与人生……

一夜后,到了回京的日子,宋文丰如往常般早早的睁眼,洗簌整理妥当之后,转进屋内,俯身于熟睡的赵晴语身前,张开血盆大口贴上她的额头,将她唤醒。

吃一记粉拳,借势佯退三步,跌坐于凳,笑道:“起了,起了。几天没吃上胡辣汤,可把我给馋坏了,咱们赶紧回城,老程家这个时候已经开门做生意了,他家的胡辣汤卖的最好,去晚了可吃不着。要是再配上一份肉镆,那味道简直了……”

赵晴语撑起了身子,目光专注,她发现宋文丰的肤色黑了不少,整个人当真是瘦下了一圈,面庞轮廓的棱角更为鲜明,到了嘴边的打趣话儿生生止住,言有戚戚道:“宋郎若是爱吃,妾自当学来。”

宋文丰见她神情,大咧咧道:“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咧,相互学习,嘿嘿。我去跟房主打声招呼,厨房里有热水……”

隆兴七年,正月十五,雨水,元宵。

汴京城西北方向有一架马车行驶,溅得道路上泥水四起,好在时辰尚早,路上行人不多。

路过城外金明池时,马车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