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过狭小的过道,不可避免的碰到了食客,致了声歉,得了句吉祥话,更有甚者直接将他二人拉来坐下。
头先领路的小厮看这情形,似乎是见怪不怪了,莞尔一笑招呼起旁的客人来。
“您二位一看便是读书人,平时不常来陈庆礼吧?”拉来二人坐下的食客,长得五大三粗,明显是个自来熟的汉子。
宋文丰连忙点头,笑道:“小生姓宋,这位是家里的张管事。我二人刚来京城不久,没来得及见识。”
“嗨咱是汴河上的货工,漕丁知道不?姓侯,大伙赏脸,叫咱一声侯扛头。”汉子撸起了袖子,展示出他胳膊的发达肌肉,是成结成块、有棱有角。
侯扛头介绍道:“这一位是码头负责清点的佟典司,这位是跟咱同乡的冯知算,念过几年书,不过跟宋小哥可比不了。”
宋文丰抬手施礼,冯知算回之。两个文人的动作格外引人注意,同桌的四五名汉子纷纷起哄。
摆了摆手,笑道:“这么说,在桌的几位哥哥都是常在水里走的船客了?”
侯扛头闻言伸手一指,指向一个微胖的男子,说道:“这位是王老捐,平日里走街串巷的到处瞎打听,消息最是灵通。”
捐客。负责生意买卖,牵线搭桥的中间人,嗅觉最为灵敏的江湖人。宋文丰微微点头,回之一笑。
侯扛头又道:“宋小哥若是往后想看相扑,便去找他,一准能买到内场的票子。”
这时,一名汉子站起来打断了侯扛头,笑着说道:“咱就不用他介绍了。咱姓许,许头儿。外城里的汉子,哪个没让咱修过发须?”
冯知算端起面前的杯子,笑骂道:“许头头也不知从谁那听说的,硬让我们唤他待诏,这不是往自个脸上贴金不是?”
众人纷纷举杯,与其同饮,宋、张二人从之。身旁的侯扛头喝完却不落座,直接将见底的菜盘清空,夹了几片五花肉放了进去,再端给宋文丰。
“咱们几兄弟也不讲究,宋小哥随便吃,若是不够,再让店家上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