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再上两碗。顺便帮我二人看看,可有空位。”
片刻后,小厮领着二人上到三楼,来到窗边,此处正是绝佳的场所,街景一览无余,稍微遗憾的是要与人拼桌了。
原先座位上坐着一人,待赵瑗二人坐下后,那人方才开口,“小哥,这队伍停多久了?”
“小的估摸着,怎么说也有半个时辰了。起先外面全是人鼓掌,俺以为是撒礼钱了,谁知道是有人闹事,害我又跑去一趟。可您还别说,他这一闹啊,俺们店的生意更好了嘞。不怕您三位公子笑话,今日得的赏钱,比得了几个月的咯。”
三位对视一笑,听出话外音,男子拿出五两银子丢给小哥,“你小子……”
赵瑗示意身旁的李内侍,也赏了他同样数目。
“哎谢三位公子赏嘞。几位公子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主,我小声跟你们说,你们可莫要出去再讲。街上的新郎官啊,可是刘公子,上个月新纳的妾,不到半个月就死了,听说小妾家里告到了开封府,这不……还没过了半个月,人家公子又纳一妾,美死个人儿喽。”
男子闻言不置可否,放下茶碗后道:“你不怕在下便是刘公子的好友?”
“客官。您就别拿我打趣了,您和这位穿红袍的公子,听上去说的是咱开封话,可叫俺听起来,一听便知就是从外地来的嘛。他们那些大官家的公子,又怎会与二位……嘿嘿……”
赵瑗低头看了一眼,正是穿的红袍,摇头笑道:“店小哥这看人的本事,可比在下高多了。”
“嘿嘿。谢过三位公子,俺先下楼忙咯,估摸着一会儿又得进客哩”
待话痨小哥走后,赵瑗端起面前的茶碗,“敢问这位兄台,可如小哥所言,乃从外地而来?”
“在下自西边而来,近日入京。没想到却是瞧了个热闹,呵……呵……”
正此时,一直从旁观察的李内侍悄悄扯了下官家的袖口,小声蹦出两字,“非宋。”
“哦?某观兄台不似宋人,可是从辽国来?”
“正如兄台所言。在下因家中生意,特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