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斯人如故

连着几日没进熟食,宋文丰就着馍饼吃的很快,不一会儿的功夫已吃下大半碗。

这肚子一饱,精神也好了几分。他用手背擦掉嘴角残留的稀饭,淑娘这时才端着她的碗进来,碗里无甚油星更没有蛋花,他的心儿像是更疼了些。

滚烫的食物进了肚子,胸腔活了气血疼痛难当,他用手捂着,强忍着没有发出呻吟,险些从板凳上摔下来。

眼瞅他只有出气没有进气,淑娘看出异常,将他扶上床躺好,唤道:“二郎莫要吓我,莫吓我。”

……

鄄城著名神医李神医带着他宝贝徒儿,走在乡间小路上。

出诊这种事本是寻常,可有辛善柳跟着,一路上可少不了热闹。

“师父,那宋公子是命好呢,还是不好啊?”辛善柳问道。

“……”李神医思虑良久,也不知如何回答,遂岔开话题说着宋文丰的病因,“几日连番落水,湿气入体未祛。”

“还不是针一根,三副药的事。”辛善柳耳濡目染见得多了,随意说道:“诸多病症,只要有师父出手便是药到病除。”

“你这徒儿,哼!”李神医佯装生气,徒儿崇拜他,心里不免又有些得意,“跟为师学好医术才是正途,能改命!”

“徒儿跟师父好好学医,能不能娶到四个婆娘?”辛善柳比较在意这些。

“咳咳,咳,那要看你造化……”李神医轻抚着长须,颇为自矜。

“徒儿觉得,宋公子应该是命好。他知道师父要来乡里出诊,所以就病了。”

“胡说八道!”李神医惊了个呆,倒吸了一口凉皮。

……

村里的老妇人爱说闲话,倒也有些好处。杨淑娘苦寻郎中久矣,巧听得妇人言:城里的名医在乡间行诊。闻言遂寻。

名医是个善人,未说上几句,便让她领路回家。施针点脉她不懂,名医的徒儿说是小病,她才心神稍固。李神医对她嘱咐几句,开下药方就走了。

她走到床边观察了会,见他面色红润了些,才伸出手轻轻地搭上胸口,呼吸均匀有力。

经此周折后天色渐晚,杨淑娘俯桌睡去。